發布時間:2024-06-25 10:15 信息來源:懷化市農業農村局計劃財務科
一、部門概況
(一)部門基本情況
1、機構和人數:懷化市農業農村局是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加掛中共懷化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牌子。內設機構18個,包括:市委農辦秘書科、局辦公室、人事科(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科)、法規科、改革與發展規劃科、計劃財務科、鄉村產業發展科、農村社會事業促進科、市場信息與對外交流科、科技教育科、農業資源保護與利用科、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種植業管理科(農藥管理科)、養殖業管理科、種業管理科、農業機械化管理科、農田建設與農墾科、機關黨委等。
下設事業單位包括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市糧油和經濟作物站3個非財務獨立事業單位和市農村經營事務中心、市農業科技教育促進中心、市農機事務中心3個財務獨立事業單位。
部門預算編制范圍的二級預算單位4個,包括:懷化市農業農村局本級、懷化市農村經營事務中心、懷化市農業科技教育促進中心、懷化市農機事務中心。
2、主要職責:(1)負責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協調和綜合工作,組織研究全市農業、農村發展和改革中的問題,提出農業、農村發展和改革的政策建議,指導農村發展和改革工作。(2)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改革的建議,指導協調縣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研究提出縣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政策與規劃建議,參與農村小城鎮規劃和建設的有關工作,參與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工作。(3)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加工業、農墾等農業各產業(以下簡稱農業)發展的方針政策,擬訂我市農業發展的政策和規劃并指導實施,參與涉農的財稅、價格、金融保險、進出口等政策制定,組織起草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推進農業依法行政。(4)研究提出穩定和完善農村經營管理體制的建議,指導農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權流轉和承包糾紛仲裁管理,指導、監督減輕農民負擔和村民籌資籌勞管理工作,檢查監督惠農政策的落實,指導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和資產財務管理,擬訂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規劃與政策并組織實施,指導、扶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的建議與發展。(5)指導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組織落實促進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品質改善,會同有關部門指導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提出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市級財政性資金安排的建議,按權限審批、核準規劃和計劃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編報部門預算并組織執行,提出扶持農業農村發展的財政政策和項目建議,經批準后與財政部門共同制訂實施方案并指導實施;擬訂農業開發規劃并監督實施;配合財政部門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6)促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發展,組織擬訂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政策、規劃并組織實施,提出農業產業保護政策建議,指導農產品加工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促進大宗農產品流通的政策建議,研究制定大宗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培育、保護和發展農產品品牌;組織協調“菜籃子”工程。(7)承擔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責任,依法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發布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信息,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貫徹執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標準和技術規范,負責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和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會同有關部門貫徹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參與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標準并指導實施;指導農業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和工作考核;依法實施符合安全標準的農產品認證和監督管理;組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負責畜禽屠宰的監督管理。(8)組織、協調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體系建設,依法開展農作物種子(種苗)、草種、種畜禽、農藥、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食用菌菌種的許可及監督管理;貫徹執行獸藥質量、獸藥殘留限量和殘留檢測方法國家標準;依法負責漁船、漁港、漁機、網具的監督管理,指導漁業安全生產;會同有關部門貫徹執行農業生產資料標準;開展獸醫醫療器械和有關肥料的監督管理;指導農業機械化發展和農機安全監理,組織實施農機惠農政策。(9)負責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貫徹執行國家動植物防疫檢疫法律法規和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地方性動植物防疫政策并指導實施,指導動植物防疫和檢疫體系建設;組織、監督對市內動植物的防疫檢疫工作,發布疫情并組織撲滅;組織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承擔境外引進農作物種子(種苗)檢疫審批工作;組織獸醫醫政、獸藥藥政藥檢工作;負責執業獸醫的管理。(10)承擔農業防災減災的責任,監測、發布農業災情,組織種子、化肥等救災物資儲備和調撥,提出生產救災資金安排建議,指導緊急救災和災后生產恢復。(11)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監測分析農業、農村經濟運行,開展相關農業統計工作;采集、發布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負責農業信息體系建設,指導農業信息服務。(12)制定農業科研、農技推廣的規劃、計劃和有關政策并指導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全市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按分工組織實施農業科研重大專項;組織實施農業領域的高新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負責農業科技成果管理,組織引進境外農業先進技術,指導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13)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協調農民教育培訓,指導農業教育和農業職業技能開發工作,參與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承擔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培訓工作,會同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農業農村人才專業技術資格和從業資格管理。(14)組織農業資源區劃工作,指導農用地、漁業水域、草原、宜農灘涂、宜農濕地以及農業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和管理,負責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擬訂耕地及基本農田質量保護與改良政策并指導實施,依法管理耕地質量,發展節水農業。(15)制定并實施農業生態建設規劃,指導農村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與利用,指導農業生物質產業發展和農業農村節能減排,承擔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有關工作;劃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指導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等發展;負責保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牽頭管理外來物種。(16)參與組織開展農業貿易促進和有關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協助有關部門組織實施農業援外項目。(17)承辦市委、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3、重點工作計劃:以產業興旺為抓手,邁出鄉村產業振興新步伐;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煥發農村面貌新氣象;以人才振興為抓手,增添干部隊伍建設新活力。
(二)部門整體支出規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內容、涉及范圍等
1、2023年部門預算情況
依據懷財預〔2023〕6號文件,我單位2023年年初收入預算4721.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經費撥款4721.5萬元。年初支出總預算4721.5萬元,其中:基本支出4363.56萬元,項目支出357.94萬元。
2023年收入預算調整數490.58萬元,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撥款收入調整465.29萬元,其他收入調整25.29萬元;支出預算調整數497.89萬元,與年初預算安排的差額主要是年中追加預算497.89萬元。收入預算調整數與支出預算調整數有差額的原因是 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和專用結余在2023年度支出7.31萬元。
2、2023年部門決算情況
2023年度決算總收入5219.39萬元。2023年度決算總支出5219.39萬元,其中:基本支出3920.89萬元,占總支出的75.12%;項目支出1298.50萬元,占總支出的24.88%。
二、部門整體支出管理及使用情況
(一)基本支出
2023年基本支出3920.89萬元 ,具體包括:
1、工資福利支出3236.45萬元。主要包括在職人員工資、津貼補貼、伙食補助、政策規定獎金、績效工資、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基金及工傷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費、住房公積金等支出。
2、一般商品和服務支出1412.68萬元。包括日常運行正常辦公經費、印刷費、咨詢費、水費、郵電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三公經費”、勞務費、委托業務費、工會經費、其他交通費、職工福利費、稅金及附加及其他商品服務支出等。“三公”經費方面,“三公”經費總支出42.56萬元,較上年37.12萬元,增加5.44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實際開支3.96萬元,較上年6.42萬元減少2.46萬元,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厲行節約,嚴格控制公務接待次數。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實際開支32.17萬元,較上年30.69萬元增加支出1.48萬元,增長4.82%,增加的原因機構改革增加公務用車一臺。
4、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508.71萬元。主要包括退休費、退休人員春節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撫恤金、獨生子女獎勵金等支出。
(二)專項支出
1、專項資金(包括財政資金、自籌資金等)安排落實、總投入等情況分析。
2023年度市本級、省級和中央財政安排我局專項資金1298.50萬元,安排業務工作和專項資金項目46個。
2、專項資金(主要指財政資金)實際使用情況分析。
2023年專項資金實際使用1298.50萬元,專項項目預算支出完成率100%。
3、專項資金管理情況分析,主要包括管理制度、辦法的制訂及執行情況。
(1)專項資金管理制度、辦法的制訂
為加強專項項目管理,提高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成立局機關紀委、辦公室、計劃財務科工作的詢價組,局本級及局屬各單位根據懷化市市本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制度,構成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組成部分。
(2)專項資金管理制度、辦法的執行
專項資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嚴格按制度執行:年初預算---預算批復--計劃申報--項目執行。大額資金支出實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機制,項目招標、評審、結算按政府采購辦、投資評審辦、國庫集中支付核算中心、農業科要求進行,確保資金使用公開、公正、科學、高效,專款專用、不被擠占、挪用、借用或隨意調整,實行報賬制管理等原則執行。
三、部門專項組織實施情況
(一)專項組織情況分析,主要包括項目招投標、調整、竣工驗收等情況
按照懷化市政府采購有關規定,2023年我單位政府采購533.67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16.11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517.56萬元。對于超過政府采購限額標準以上,全部按照政府集中采購方式采購。
(二)專項管理情況分析,主要包括項目管理制度建設、日常檢查監督管理等情況
為確保各專項項目實施,局本級及局屬各二級部門預算單位業務科室嚴格按照相關質量控制體系、標準制定業務管理制度及業務管理實施方案,并建立業務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對各專項項目實施監測、檢查和驗收。
專項資金管理形成了管理閉環:事前申報采購計劃--實施中對資金投向及年度資金調度進行詳細規劃--項目完工按流程驗收--項目支出按預算科目編報財務決算--項目支出績效評估。
四、資產管理情況
2023年度新增固定資產、辦公家具和辦公用品嚴格按照《資產管理辦法》和《政府采購預算》進行配置管理,建立了固定資產和辦公用品使用、審批、稽核等內部管理規范。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局本級及二級部門預算單位房屋19980.39平方米,原值521.91萬元,車輛8輛,原值197.93萬元。
五、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
對照懷財績〔2024〕46號文件規定的考核指標,我局從經濟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等對2023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開展了評價,具體情況如下:
(一)經濟性分析
1、我局實行零基預算:預算嚴格實行一上一下、二上二下的管理體制,即:局本級和二級部門預算單位根據2023年日常農業工作正常開展所需公用經費、專項工作項目支出和專項資金項目支出,結合2023年工作任務編制經費預算,作為三重一大事項報市農村農業局局黨組審定(一上、二上);市財政局根據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要求進行嚴格審核,審核合格后下達資金批復計劃(一下、二下)。2023年批復年初預算4721.50萬元,調整預算490.58萬元,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和專用結余在2023年度支出7.31萬元,
實際支出5219.39萬元。
2、成本(預算)節約情況。2023年發生基本支出3283.73萬元,項目支出1198.24萬元。基本支出是日常農村農業工作日常運行必需支出,各農村農業項目支出是根據農村農業工作及發展規劃要求必需支出。
(二)效率性分析
2023年我市五大農業產業鏈建設全鏈條發力,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市爭取中央、省級項目資金15.39億元,同比增長46.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2元,同比增長7.6%,增速全省排名第3位。
1.在糧食生產方面。建立市級領導帶頭聯縣抓糧食生產、帶頭辦糧食生產示范片、帶隊開展糧食生產專項督察、耕地拋荒治理問責等制度,市級領導聯系糧食生產千畝綜合示范片16個。完成糧食播面471.74萬畝,其中水稻318.91萬畝(再生稻7.35萬畝),旱雜糧152.84萬畝(大豆13.5萬畝、大豆玉米復合帶狀種植7.64萬畝、玉米95.04萬畝)。8個縣市獲全省水稻機插機拋秧社會化服務項目,沅陵縣、麻陽縣獲全省設施農業示范基地項目,4個鄉鎮獲全省“平安農機”示范鄉鎮。深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擴面提質,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使用,2023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全面開工。深入推行“田長制”,鞏固治理耕地拋荒成果,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專項治理,有力推進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加大農村亂占耕地建房整治。
2.在鄉村產業發展方面。積極推進縣域經濟特色化差異化高質量發展,出臺《懷化市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及其考核評價辦法,明確縣市區發展“一主一特”或“一主兩特”產業。扎實推進現代中藥種植加工及大健康、種業及糧食加工、水果、現代畜牧業、油茶及其他油料加工五大農業產業鏈建設。新增中藥材種植18萬畝,完成雜交水稻制種播面14萬畝。夏收油菜籽21.5萬噸、產值17億元。新造油茶3.75萬畝、低改4.19萬畝。完成老果園改造17.72萬畝。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大湘西區域中心落戶懷化,沅陵縣官莊鎮獲評全國農業產業強鎮,溆浦縣山背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麻陽縣獲評全省返鄉創業典型縣。農業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成功舉辦“一粒種子 改變世界”原創民族音樂會、海峽兩岸農業文化交流活動、懷化冰糖橙品鑒暨產銷對接會,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3.3億元。
3.在鄉村建設方面。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實施“懷鄉五百工程”,以“比武打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共五美”模式在全國推介,公眾滿意度達99.65%,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宣傳報道。懷化市、沅陵縣、新晃縣、會同縣獲評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先進市縣。完成改廁3.16萬個,“廁所革命”大比武全省第1。中方縣桐木鎮桐坪村、洪江市安江鎮下坪村、會同縣堡子鎮黃旗村入圍全國“和美鄉村百佳范例”。獲批省級和美鄉村4個。
4.在鄉村治理方面。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強化縣級黨委抓鄉促村責任。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健全“黨建+微網格”機制。繼續在鄉村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活動。探索建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八種模式”,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行政村達100%。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發放鄉村振興共享貸5.4億元。會同縣堡子鎮、辰溪縣溪口村、溆浦縣劉家渡村、新晃縣傘寨村、靖州縣貫堡渡村、洪江市下坪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辰溪代表隊榮獲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民籃球邀請賽冠軍,選送村歌《冰糖橙之戀》榮獲2023中國村歌大賽二等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一體推進警源、訴源、訪源“三源”共治改革,經驗做法得到全面推介。
5.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面。懷化市獲評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先進市,溆浦縣、麻陽縣、沅陵縣、辰溪縣、洪江市獲評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市。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后扶工作現場會在懷化召開。扎實開展“一戶一畫像、一戶一套餐”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經驗做法在全省防返貧監測會議上推廣。
(三)有效性分析
1、預算完成率。2023年年初預算4721.5萬元,調整預算497.89萬元,實際支出5219.39萬元,預算完成率110.55%。
2、新建樓堂館所面積和投資概算控制率。無新建樓堂管所情況。
3、公用經費控制率。2023年度我局日常公用經費實際支出公用經費總額307.34萬元,預算安排公用經費總額355.9萬元,公用經費控制率86.36%,主要原因是:樹牢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4、“三公經費”控制率。2023年度我局“三公經費”實際支出數為42.56萬元,預算安排34.84萬元,“三公經費”控制率為122.16%。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因2022年度受新冠肺炎影響,“三公”經費決算數相比歷年決算數偏低,加之,2023年奮力恢復社會經濟發展,增加了部分臨時性業務工作。
5、管理制度健全性。局本級及局屬各單位嚴格落實《內部控制制度》等有關管理制度,規范財務審批程序,嚴格差旅費和接待費支出標準、范圍和程序的審核,購買中介機構服務的支出按統一的標準和審批程序執行。
6、資金使用合規性。嚴格落實有關公務支出標準。加強經費合法合規性審核和預算控制,嚴格按制度政策辦事,資金使用合法合規,支出手續齊全,程序到位。
7、預決算信息公開性。真實準確編制部門預算和決算,按時上報基礎數據資料。對上年度部門整體支出進行了績效評價,對標找差距。按規定時限和規定內容公開部門預算、部門決算以及績效自評報告。各項應向社會公開的信息及時、完整、真實,更加細化,部門預決算信息透明度進一步提高。
(四)可持續性分析
需要資金支持2023年農村農業工作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1.守住三條底線。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落實耕地保護硬措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2.抓住三個重點。扎實推進鄉村產業發展,扎實推進鄉村建設,扎實推進鄉村治理。3.推進四項改革。穩慎推進農村“三塊地”改革,著力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持續深化“三社合一”改革。4.補齊三塊短板。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前述對我局整體支出情況的分析,反映出目前在整體支主要在預算執行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預算支出執行與年初預算偏差大。因部分人員經費財政未納入年初預算,如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績效獎,以及年中追加中藥材專班、人居環境專班工作經費、鄉村振興、病蟲害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專項資金,導致部門年初預算數與決算數存在較大差異,預算控制率有待降低。
(二)績效管理理念有待強化。績效管理宣傳力度還需加強,相關業務科室在專項業經費支出開展績效評價管理的認識有待提高。
七、改進措施和有關建議
(一)科學合理編制預算,嚴格執行預算。加強預算編制的前瞻性,按照新《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按政策規定及本站的發展規劃,結合上一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本年度預算收支變化因素,科學、合理地編制本年預算,避免預算支出與實際執行出現較大偏差的情況。
(二)加強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完善相關內部管理制度。按市財政局要求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通過查找內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建立健全各項內部控制制度,更好地發揮內部控制在提升單位內部治理水平、規范內部權力運行、促進依法行政、推進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湖南省委“九條規定”及《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建立部門“三公經費”等公務支出管理制度及厲行節約制度,加強經費審批和控制,規范支出標準與范圍,并嚴格執行。嚴格按照規定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年終前對各類實物資產進行全面盤點,確保賬賬、賬實相符。
(三)加強新政府會計制度和新預算法學習培訓。加強新《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預算法》等學習培訓,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改進預算編制,規范預算執行和會計核算,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