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2017年以來政協提案B類答復件跟蹤辦理情況的報告
發布時間:2021-12-08 08:48 信息來源:懷化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
市政府督查室:
根據有關通知要求,我局認真梳理2017年以來政協委員提案B類答復件,并組織相關科室認真研究,跟蹤落實,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提案辦理基本情況
2017年以來,我局共承辦17件政協委員提案B類主辦件,截至目前,已完成辦理的共12件,正在努力解決的3件,因條件限制現階段暫時難以解決的2件,現將具體辦理情況報告如下。
(一)已完成辦理的政協委員提案
1.2017年,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第56號提案《關于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建議》
(1)關于“建立和完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的工作機制”。1.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力度,結合實際出臺地方性條例法規。《懷化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已經湖南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批準,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十三五”期間,我市共爭取國家文物保護資金1.78億元、省級文物保護資金3523萬元。目前,我市第一至七批共1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程已經全部完成。2.優化工作機構。原懷化市文物處并入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市文物局),設立文物保護科,市博物館與市非遺保護中心合并成立“懷化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市博物館)”,增設文物保護利用部,為副處級事業單位。注重專業人才隊伍培養,引進7名文物考古相關專業人才。建立完善聯合工作機制,已經報請市人民政府恢復并調整懷化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2)關于“積極建設古城古鎮古村、紅色文化、大遺址開發利用三大品牌”。積極開展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利用工作,完成高椅村古建筑群、洪江古建筑群、黔城古建筑群等在內的一大批古城、古鎮、古鎮保護項目,2020年5月,湖南省首個大型壁畫彩繪保護項目落地高椅并正式開工,坪坦風雨橋群修繕工程榮獲全省唯一的“全國十佳優秀文物維修工程”。大力推動古城古鎮古村旅游發展。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通道段建設,通道轉兵主題展示區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推進,設計推出4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加強與湖南紅網合作,“紅研社”基地于5.19中國旅游日正式落地懷化。編制《高廟遺址保護規劃》,成功將高廟遺址納入國家“十三·五”文物保護利用設施建設規劃項目庫。2021年,推薦高廟遺址參加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評選,在初評階段公眾投票結果排名全省第2名;編輯出版《高廟遺址考古發掘報告》,目前已完成第二次校對,預計在2022年初出版。
(3)關于“夯實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基礎工作”。一是加強非遺申報工作。我市現已公布七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2021年我市開展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申報,目前已有8項進入公示。目前我市已有國家、省、市、縣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共500余項,國家、省、市、縣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700余人。2018年11月15日,省文旅廳批準懷化市侗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目前我市侗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已通過文旅部初選,列入18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申報候選名單。二是搭建更多非遺傳承平臺。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各類傳統節慶為契機,3年來共舉辦各類展示展演活動400余場次,展示代表性項目227個,惠及群眾超200萬人次。重點打造大戊梁歌會、湘黔桂三省苗侗蘆笙節、鼟鑼民族文化藝術節等20多項節慶文化品牌。“醉美瑤鄉溆浦花瑤民宿之旅”、“百里侗文化長廊——魅力非遺游”等精品旅游線路入選湖南省首批10條非遺主題(研學)旅游線路。以表演類非遺項目為重點,將非遺元素融入旅游演藝,打造“讓世界侗聽”皇都實景演出、“邂逅神秘古侗寨”等10余個非遺演藝品牌。三是加強文物保護。近五年來,我市新增國保6處、省保33處,新增數量均位于全省第二。2018、2019年、2020年,3次召開湘黔桂三省(區)、四(州)市、六縣侗族侗寨聯合申遺工作推進會,成立三省四市六縣侗族村寨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協調聯系機制。四是加快推進全市博物館建設。市、縣兩級先后投入約2.1億元用于博物館建設、文物保護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新建縣級博物館2座、在建2座,縣級博物館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市博物館今年完成數字化建設驗收并投入使用,建立博物館公眾號、推出線上博物館和抖音科普短視頻等服務設施。2021年5月,我市正式公布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傳承學校、展示基地、展示館,進一步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載體建設。
2.2017年,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第58號提案《關于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建議》
(1)關于“非遺機構和隊伍建設”。2019年2月,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將市博物館與非遺保護中心合并,變為副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編制27名;2021年,更名為懷化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市博物館)。其他縣市區除中方縣、鶴城區、洪江市外,目前都已經單設縣級非遺保護中心。
(2)關于“非遺普查”。2009年,我市按照全國統一部署開展了首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首次非遺普查涵蓋100多個種類,搜集非遺線索3500多條,調查項目2215個。至后每年各縣市區利用申報項目的機會注重經常性的項目挖掘,我市普查出的非遺資源總量居全省第一,國家、省級非遺項目僅次于湘西排名全省第二。目前我市已公布七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2021年我市開展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申報,目前已有8項進入公示。此外,今年我市果脯蜜餞制作技藝(雕花蜜餞制作技藝)和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通道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成功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目前我市已有國家、省、市、縣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共500余項,其中16項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31項列入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180項列入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國家、省、市、縣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700余人,其中,有10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3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72位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3)關于“經費保障”。目前,市本級每年有24萬元非遺保護專項經費。我們已將全市17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每人3000元補助納入每年財政預算,評估合格之后發放到人。
3.2017年,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第59號提案《關于整頓鄉鎮基層網吧的建議》
懷化市城區現有網吧100家,沒有鄉鎮網吧。近3年整個網吧市場因為新冠疫情及經營等原因逐步萎縮。文化執法部門受監管力量、保障裝備、監管技防等因素約束,確實存在一些監管漏洞。極個別網吧老板受利益驅使還存在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現象。三年來,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加強日常巡查頻率,鶴城區(市局直管)以及其它12個縣(市、區)的網吧管理落實責任到人,采取日常巡查和專項整治相結合,多次開展網吧專項整治,對頂風作案的網吧,加大懲處力度,提高違法經營成本,依法依規予以嚴懲。投入130余萬元建成網吧視頻監控平臺,“文網衛士”在本市各網吧全面安裝完畢并正式投入使用,實現網吧監控平臺與文網衛士的有效連接,掃除監管盲點,極大提升監管效率。
4.2017年,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第109號提案《關于以園區建設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建議》
湖南懷化文化(廣告)創意產業園成立于2014年,園區建筑面積約6萬平米,2020年園區產值約15億元,企業利潤總額約2.18億元,實現稅收3300萬元,實現進出口貿易額1912萬美元,入駐企業245家,其中文化類及關聯企業140家。2021年10月17日,園區被科技部、中宣部、文旅部等五部委聯合認定為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21年園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文創園電商園外向型經濟孵化器大學生創客社區發展意見》(懷經開委〔2021〕3號),通過租金支持、財源建設獎勵以及創新獎勵三個方面給企業予以連續性支持。園區自建設運營以來,累計獲得各級共750萬元專項支持。提升園區公共服務,圍繞主導產業,著力構建起包括數據共享、創新設計、人才培養、企業融資、綜合服務為核心的五大公共服務平臺。
5.2018年,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96號提案《關于加大對抗戰文化挖掘保護力度的議案》
(1)加強對溆浦縣龍潭抗日陣亡將士陵園的保護建設力度。2019年,退役軍人管理局通過向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申請并在全市統籌,向溆浦縣撥付100萬元烈士紀念設施建設經費,其中,明確80萬元用于龍潭鎮青山界抗戰遺址保護,20萬元用于龍潭鎮溫水村紅軍烈士墓修繕。2021年2月,在市縣大力支持下,新征地10多畝,新建成陵園大門前高標準抗日文化廣場。2019年,溆浦縣委、縣人民政府新成立“抗日戰爭湘西會戰紀念館(溆浦縣龍潭文化館)”,為正股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7名。2020年4月,按照省文物局統一要求,溆浦縣、辰溪縣、沅陵縣分別編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三年行動計劃書(2020年——2022年)》。
(2)關于“編制龍潭轄區抗戰遺址保護性建設詳規”。2019年新國保、省保公布后,溆浦縣文旅廣體局編制完成相關革命類文物保護單位的設計方案。2020年11月,省文物局批復《湘西雪峰山抗戰舊址——龍潭戰役野戰醫院舊址維修保護項目計劃書》(湘文物博﹝2020﹞117號)。2021年3月,溆浦縣文旅廣體局編制完成《湘西雪峰山會戰——日軍侵華罪證第二野戰醫院舊址修繕工程計劃書》,已上報省局審核并納入年度項目計劃申報立項。
(3)繼續積極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溆浦縣投入50多萬元,聘請省級文物專家深入龍潭轄區實地調研,收集有關文史資料,完善“四有檔案”,完成部分重點抗戰文物點的保護申報工作。2019年2月28日下發《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湘政函〔2019〕19號),新增6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個文物點)。2019年,懷化市文旅廣體局報請省文物局,在2020年省級文物保護經費中安排龍潭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及抗戰野戰醫院舊址——王氏宗祠的維修、日軍侵華罪證731細菌部隊(衛生給水班)舊址保護修繕、王勛華抗戰舊址搶救性維修工程。2020年,省財政廳安排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378萬元用于崇實書院的修繕,分別安排日軍侵華罪證731細菌部隊(衛生給水班)舊址、王勛華抗戰舊址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37萬、139萬。2019年10月,湘西雪峰山抗戰舊址——抗日戰爭龍潭戰役野戰醫院被國務院批準為第八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做好相關工作,支持和爭取陵園申報下一批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2018年,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120號提案《加快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助力書香滿懷化》
截至2021年底,懷化城區已經建成2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分別位于體育中心和順天路口。2021年在全省率先、持續引進社會力量,建設社會共建共享的文旅服務驛站(含自助圖書館)24個。根據懷化市政府2022年重點民生實事工作計劃,懷化市圖書館2022年擬在城區建4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我們將積極爭取上級的資金支持,與發改、規劃、城管等部門積極溝通協調,確保該項任務如期順利完成。
7.2020年,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第54號提案《關于支持北斗溪鎮文化旅游特色小鎮建設的提案》
針對2020年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鎮申報重點——民族風情小鎮,我們全力支持、指導北斗溪鎮申報花瑤民族風情特色小鎮。2020年7月7日,省文旅廳和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聯合下文,溆浦縣北斗溪鎮成功入圍2020年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鎮名單。
(1)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一是投資2400萬元完成坪溪民宿+民俗體驗區、非遺作坊、配套的餐飲、酒吧建設和裝修,院落景觀改造也已全部完成,院內興建無邊界游泳池。二是投資150萬余元,完成椒園民宿改造工程,正式投入運營12戶83張床位,三是投資2200萬元完成北斗溪研學營地建設工程,于2020年5月投入運營。項目建設總用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成千人禮堂、花瑤人文科普及體驗區、中醫藥文化種植及科普區、多功能拓展區等教學場地,擁有可一次容納400人的食堂,住宿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四是投資210萬元完成研學農舍戶改造工程23戶694個床位,并于2021年5月7日正式投入運營。五是投資450萬元完成大棚現代化科普農業區建設,真正實現高科技推動產業振興。六是投資260萬元完成研學功能區、野炊區、中藥材基地建設。
(2)大力加強宣傳推廣。2020年以來,湖南日報等媒體駐點溆浦北斗溪小鎮,進行深度挖掘,總結經驗并推出《北斗溪,變了模樣》《緣溪行 見北斗》系列報道。由省委宣傳部牽頭,湖南紅網等媒體,在北斗溪鎮舉行“瑤鄉溪行 北斗溪居”特色文旅小鎮重點推廣日活動。2020年接待游客48萬人次,實現文化旅游總收入1億元,比上年度分別增長60%、67%;實現地方稅收150萬元,同比增長67%,吸納就業人數560人,同比增長155%。
8.2020年,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第76號提案《關于切實加快懷化全域旅游發展的建議》
(1)加強全域旅游發展政策引領。2021年10月11日-12日,懷化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溆浦縣山背花瑤梯田景區順利召開,制定《關于加快推動全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懷化市支持五星級旅游飯店建設意見》《懷化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辦法》《懷化市促進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獎勵辦法》,會議明確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目標,對全市生態文化產業進行戰略謀劃、科學定位和全面部署。
(2)精心培育全域旅游精品線路。依托長株潭、粵港澳、成渝城市群等客源市場,重點培育“雪峰畫廊”山水休閑度假精品線路、“古城商道”文化休閑體驗精品線路、“沅江水秀”絲路文化旅游體驗精品線路、“侗苗風情”民俗文化體驗精品線路、“紅色記憶”紅色文化研學體驗精品旅游線路等5大精品線路。
(3)大力推進全域文旅品牌創建。2021年創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家(鶴城區九豐現代農博園、靖州飛山景區、會同粟裕故里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溆浦縣統溪河鎮穿巖山村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
(4)創意推廣全域文旅品牌形象。圍繞“神韻雪峰 嗨游懷化”文旅品牌打造,積極投放宣傳廣告,以賞花踏青、鄉村振興、紅色旅游、“愛上懷化的21個理由”為主題,在長沙地鐵、省直及長沙市直機關、長沙主要商圈,策劃、投放懷化四季主題廣告。
(5)不斷豐富全域旅游新業態。近年來,我市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的寶貴文化和歷史內涵,2021年確定20家單位為懷化市首批紅色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民宿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如沅陵縣“蕓廬”、鶴城黃巖懸崖小木屋、溆浦溆浦穿巖山景區“楓香瑤寨”等為代表的特色民宿,豐富旅游產品,進一步發揮品質優良、服務精湛、特色明顯的龍頭精品民宿帶動效應。
9.2020年,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第91號提案《關于將溆浦列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范圍的提案 》
(1)積極爭取納入規劃。經過多方共同努力,省委宣傳部主持編制的國家長征文化公園湖南段規劃將懷化列入重要內容,溆浦一些長征遺址也納入特色展示點。
(2)加大項目申報力度。指導溆浦包裝申報項目、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崇實書院爭取到省級文物保護經費378萬元;向警予紀念館爭取到省文旅廳旅游扶持經費100萬元;2021年雪峰山爭取到新業態項目資金100萬元、中國花瑤梯田旅游開發項目申報通過大湘西地區文化生態旅游精品線路鄉村旅游景區支持項目。
(3)加大品牌創建助力鄉村振興。指導溆浦申創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穿巖山村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
(4)指導溆浦縣紅色文化旅游與生態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2021年10月11日-12日,懷化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溆浦縣山背花瑤梯田景區順利召開,會議中溆浦縣作經驗發言:堅持把溆浦最優質的生態資源與最厚重的歷史文化結合起來,精心包裝,打響紅色旅游、民俗旅游、休閑旅游、研學旅游這四大品牌,助力懷化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湖南旅游湘西南門戶。
10.2020年,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第97號提案《關于將青少年活動中心部分設施場地融合用作藝術館創作培訓場所的建議》
4月9日,我局向市人民政府作《關于解決市藝術館業務辦公場地的請示》。5月16日,熊安臺副市長作“請機關事務局先提出意見”批示,市機關事務局按照批示精神,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擬定相關意見方案。6月18日,市機關事務局將有關意見反饋呈報至市人民政府辦,原則同意將青少年活動中心部分設施場地整合用于藝術館創作培訓場所的首選方案。7月22日,熊安臺副市長主持召開協調會,專題研究懷化市藝術館拆遷遺留問題有關工作,并形成《懷化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2020〕第50次),議定“市藝術館搬遷過渡資金問題”和“市藝術館租賃辦公和業務用房問題”兩項事項。2021年1月,市藝術館搬遷至懷化國際會展中心對面的市科技館二樓,并由市財政每年撥付50萬元給市藝術館,用于租賃辦公用房和業務用房。
11.2021年,市政協五屆六次會議第79號提案《關于加強我市明清古村落藝術寫生基地建設的提案》
目前,以通道的皇都侗寨為重點的百里侗文化長廊、洪江古商城、黔陽古城、麻陽郭公坪鄉錦江兩岸村落都已經成為國內美術院校學生寫生的基地,基地建設也略成規模。我局積極聯動相關縣市區規劃設計懷化傳統古村落藝術寫生研學旅游精品線路,聯合旅行社、藝術院校組織高校師生、藝術家赴條件成熟藝術寫生基地開展藝術創作和研學活動,截至目前,制定了城商道尋根之旅,該線路從懷化出發——中方荊坪古村——洪江市黔陽古城—-洪江古商城——會同高椅古村--返程P20荊坪古村。同時聯動紅網、新湖南、懷化日報社、懷化市廣播電視臺等市旅游媒體矩陣媒體加大對懷化古村落藝術寫生基地的宣傳推廣。
12.2021年,市政協五屆六次會議第138號提案《關于讓“詩與遠方”攜手同行,促進懷化文旅發展的提案》
目前,我市共51個國家A級旅游景區,我們利用景區評定、復核及提質升級推薦時機,結合各類景區特點,指導景區增加景觀文化內涵,并注意與景觀的協調性、融合性,畫龍點睛,增強游客的精神文化體驗印象。今年我市舉辦首屆藝術節,先后開展12場文藝專場競演和“全市美術書法攝影展暨祁璐工筆畫展”,開展“藝心向黨 云游湖南”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作品創作和征集活動、懷化市旅游宣傳口號有獎征集活動,征集活動內容廣、形式多樣。6月9日我局邀請市委巡視組組長楊英禮來我局就中華傳統詩詞楹聯知識進行專題講座。
(二)正在努力解決的政協委員提案
13.2019年,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第20號提案《關于規劃建設鐵路公司及鐵路博物館打造懷化獨特的旅游項目的建議》
目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在編制懷化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仙人橋片區城市設計。在仙人橋片區城市設計中規劃設計了含有鐵路文化元素的公園綠地以及博物館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待該規劃方案報市空間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將在懷化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予以落實。2021年11月4日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將市文化館、市圖書館新館、博物館、群眾演藝中心建設布局到我市仙人橋片區的環城南路與沿河路交叉口東南側規劃中。我局將在三館一中心建設中,將鐵路博物館建設融入其中,打造具有懷化地域特色的鐵路景觀項目。
14.2019年,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第152號提案《關于盡快擇址恢復湖南省體操(蹦床)后備人才基地工作的建議》
為盡快恢復青少年體操蹦床基地,我局于2020年2月與懷化學院達成共建協議,由懷化學院提供場地,我局負責器材及場地建設費用。之后,省體操中心專家多次到現場指導,并擬定建設方案。經預算,場館建設、器材76.89萬元(其中訓練場地建設及器材費57.89萬元,運動員宿舍改造費19萬元)。該項目建設經費已在2020年第12次黨組會議通過。〔2021〕第26次黨組會議紀要明確,采取專家推薦供應商方式采購體操蹦床基地建設材料,目前正在走招投標程序。
15.2019年,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第38號提案《建設懷化非遺展示綜合交易館打造五溪傳統文化集散高地》
懷化市非遺資源豐富,涵蓋十大門類、100多個種類,在大湘西地區五市州中,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排名前列,資源相當豐富,尤其是在周邊城市邵陽和吉首已有大型非遺展示館的基礎上,懷化建設大型非遺展示館迫在眉睫。
目前,我市已建成侗錦博物館等21個傳習所(基地),在建連山斗牛舞等傳習所(基地)15個。所有傳習所(中心)均設立有非遺基本陳列展。2019年12月,我市建立首個非遺基地——懷化錦繡五溪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2021年,懷化(湘運)旅游集散中心非遺特色展館成立。
在文旅部門的多年努力下,2021年,市本級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群眾演藝中心建設已規劃立項并完成選址工作。我們將在新博物館的建設中,努力爭取建設懷化市非遺綜合展示館。
(三)現階段難以解決的政協委員提案
16.2018年,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99號提案《關于將懷化詩詞吟誦代表人物納入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并對其吟誦腔調予以搶救保護的建議》
(1)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申報程序嚴格。目前,我國建立有“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保護體系,并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項目代表性保護體系。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評審,需建立在先成功申報為本級政府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基礎之上。“五溪吟社”可向鶴城區文旅廣體局申請將“懷化詩詞吟誦”評審縣(區)級非遺項目,待通過評審并列入縣級非遺項目后再申報市級非遺項目。市級非遺項目公布后,市文旅廣體局再組織開展市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評審認定工作。市級文化行政部門將在“懷化詩詞吟誦”推薦評審市級非遺項目時給予積極支持。
(2)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經費補助很少。根據歷年來國家省市代表性傳承人評審規則,各級對每個項目評審代表性傳承人一般只有1至2名。將目前尚在的12名吟誦代表人物全部納入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不符合評審政策。
(3)市縣兩級非遺項目沒有專項保護資金支持。懷化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市博物館)一年只有24萬專項經費。關于支持“五溪呤社”每年5萬元活動經費,只有在“懷化詩詞吟誦”申報為市級非遺項目后,才能向市政府申請報告。唯有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項目后,我們才有可能積極爭取省級項目資金支持。
17.2019年,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第162號提案《關于建議懷化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第三季節目的提案》
近幾年,我局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結合文旅產品實際和客源市場地位,圍繞“神韻雪峰 嗨游懷化”文旅品牌形象,全方位開展懷化旅游宣傳推廣,打造懷化文旅品牌,促進懷化生態文化旅游業發展。制定印發《懷化市旅游營銷獎勵辦法》,共設300萬元獎勵金用于拓展懷化旅游市場。依托懷化市旅游營銷聯盟和張吉懷旅游共同體兩個平臺,持續做好長株潭城市群、懷化本土及周邊旅游市場促銷。
針對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第三季節目提案的建議,我局向市政府、市委宣傳部進行專門匯報,與《魅力中國城》節目組進行多次對接,因市財政資金有限未能實施。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對整個經濟社會特別是文旅行業造成巨大沖擊。在此情況下,懷化市所有財政經費整體縮減。2021年全市文旅宣傳推廣經費縮減40%,實際撥付到位100萬,此項目更難以實施。
下階段,我們將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決策部署,結合全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和財政資金實際情況,繼續加大全市旅游品牌宣傳推廣,助推懷化經濟升級轉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的提案辦理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對提案建議的落實情況的跟蹤回訪還需進一步強化。下一步,我們將不斷總結辦理工作的經驗和不足,進一步創新工作方式,扎實工作,努力把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做得更好。
懷化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
2021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