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2023年工作要點
發布時間:2023-04-04 19:21 信息來源:懷化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
2023年,市文旅廣體局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旅游、廣電、體育的系列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精神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搶抓歷史機遇、奮起二次創業,深入實施“五新四城”戰略,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著力點,努力創作優秀文藝作品,做強文化旅游產業,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加快體育強市和健康懷化建設,持續提升文旅廣體優質供給水平,以舉辦好全市文化藝術節、旅游發展大會、體育賽事,承辦好省級節會賽事,推進好“旅游金三角”等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好文旅體全產業鏈為抓手,叫響“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中國懷化”城市形象品牌和“懷化,一個懷景懷鄉懷味的地方”旅游宣傳口號,奮力建設全國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文旅廣體力量。
主要預期目標:成功舉辦第二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第二屆市藝術節等重大活動;承辦好2023年湖南省(春季)鄉村旅游節;完成送戲下鄉演出600場次;至少創建1個以上國家4A級景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家四星級及以上旅游飯店,爭創一批國家級、省級旅游民宿。力爭全年接待游客人次突破50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7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11%,住宿和餐飲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全口徑稅收恢復至2019年水平。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夯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1.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用好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干部職工教育、基層黨支部等平臺,抓好抓實理論學習研討交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文旅廣體工作實踐,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旅廣體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在全市文旅廣體系統落地落實。立足行業特色,組織好二十大精神主題創作、展演、展示等活動,動員文藝輕騎隊和廣大群眾開展歌舞、曲藝、美術、書法等文化文藝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走深走實。(牽頭單位:機關黨委,責任單位: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各縣市區局)
2.積極構筑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文旅廣體工作全過程。重點抓好文旅廣體陣地建設和管理,特別是抓好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產品內容監管、文藝創作主題和文旅體活動導向把控、紅色景區升級指導、文旅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監管等工作,不斷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牽頭單位:機關黨委,責任單位: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各縣市區局)
3.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扛牢黨建主體責任,大力打造“四強”黨支部,持續深化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積極爭創標桿黨支部,抓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認真履行聯點幫扶責任,推動聯點村實現五個振興;用好本地革命文物資源及紅色文化資源,推進特色黨建品牌建設。持續深化“機關支部聯基層”,拓展在職黨員進社區、結對幫扶、黨員志愿服務等活動。深化黨內關懷幫扶。評選表彰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支部。(牽頭單位:機關黨委,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黨支部,文物保護科、資源開發科,各縣市區局)
4.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市紀委全會精神;堅定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抓住“關鍵少數”以上率下,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強化“三重一大”事項監督,依法決策,依法履職,開展崗位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常效。持續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一體推進“清廉懷化”“清廉機關”“清廉文化”“清廉家庭”“模范機關”創建。(牽頭單位:機關紀委,責任單位: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各縣市區局)
5.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選優配齊配強干部隊伍。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抓好年輕干部培養。提升人才隊伍素質,加強文旅廣體專業人才培育,推薦專業人才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加強引進文旅廣體方面領軍人才,開展第二輪柔性專家人才引進工作。加強與本土專家人才的聯系,完善領導聯系專家制度,鼓勵專家建言獻策,發揮專家智囊和參謀作用。(牽頭單位:人事科,責任單位: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各縣市區局)
二、以人民為中心,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
6.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配合推動市本級“三館一院”(圖書館、博物館、規劃館、懷化劇院)城市文化地標項目建設。指導推動新建、改擴建居民住宅區配建公共文化活動站。推動縣市區公共文化服務場館提質升級。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激發社會力量參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持續開展“文旅驛站”項目建設和懷化市“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志愿服務系列創評活動。扎實推進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建全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精準供給,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送戲下鄉、俏媳婦五個一起來等文旅志愿服務活動。(牽頭單位:文藝科,責任單位: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市文化館、市圖書館、各縣市區局)
7.突出精品創作生產。緊跟文藝創作、文化傳播方式和表現形式的變化,加強內容和產品研發,推動戲劇、音樂、舞蹈、美術、動漫、工藝美術等文化產品創作生產,豐富文化供給。抓好重大題材創作,圍繞黨的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等主題,重點舉辦好懷化市第二屆藝術節;深度挖掘特色活動,舉辦鏗鏘號子山歌擂臺賽和“懷化有戲”群眾文藝技能大比拼;積極參加“貫徹二十大·百團百角唱新歌”全省文藝院團競演活動;加強對縣市區各類品牌活動的指導和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創作富有“泥土味”和“菜根香”的文化產品。服務國家、省、市重大戰略,運用文化文藝講好中國故事、懷化故事、五溪故事、國際陸港故事,推動懷化更好走向世界。(牽頭單位:文藝科,責任單位:市文化館、各縣市區局)
8.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實施文物考古和保護工程、湖湘文化保護傳承工程、革命文物保護傳承工程、讓文物活起來工程、文物數字化工程、文物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等文物保護利用“六大工程”。配合建設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和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懷化段);以“通道轉兵”“芷江受降”“雜交水稻發源地”“革命名人故里”“湘西剿匪”為抓手,打造我市革命文化品牌。完善黔湘桂三省區侗族村寨聯合申遺溝通協調機制,更新確認進入申遺侗寨名單,啟動湖南侗族博物館陳列布展項目。擬定高廟遺址保護利用計劃,啟動高廟遺址保護利用相關項目,籌建高廟遺址博物館。鼓勵建設數字博物館,籌備開展文物數字化信息采集工作。鼓勵文化文物單位依托館藏資源,開發各類文化創意產品。(牽頭單位:文物保護科,責任單位: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縣市區局)
9.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水平。挖掘、激發五溪文化內涵和時代活力,抓好五溪文化生態保護區申創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加大五溪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區域整體性保護力度。做好2023年非遺工坊非遺村鎮非遺街區省、市級示范點創建。持續完善四級名錄體系,組織開展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申報和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評定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非遺主題宣傳展示推廣活動,繼續辦好非遺購物節,實施“非遺進景區”、“非遺進校園”活動。(牽頭單位:文物保護科,責任單位: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縣市區局)
三、做強做優文旅產業,全面提振文旅消費活力
10.科學規劃全國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設。全力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見》及其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出臺《加快建設全國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三年行動方案》,按照“一核一心、四極三軸、多區聯動”文旅產業發展空間新格局,全力推動旅游金三角核心區、鶴中一體文旅消費中心做大做強,培育溆浦雪峰山山地旅游度假勝地、沅陵中國歷史文化傳承展示地、芷江中國紅色文化創新示范地、通道侗民俗風情沉浸體驗地四大旅游增長極和千里沅江自然人文風情體驗軸、張吉懷桂世界級旅游精品觀光軸、滬昆高鐵文旅產業創新發展軸,打造麻陽石羊哨湖山溫泉旅游度假項目、辰溪天鵝湖溫泉度假項目、新晃龍溪古鎮、會同粟裕故里、靖州飛山等縣域旅游增長點,推動縣市區制定落實行動方案。(牽頭單位:產業科,責任單位: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各縣市區局)
11.持續擴大文旅體產業投資。堅持“項目為王”,凝聚一切力量推進市縣兩級文旅體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建立健全全市重點文旅體重點項目庫、文化旅游體育產業融資白名單,實施文旅體重點項目巡檢制度,積極推動《湖南省旅游企業信貸融資風險代償補償實施辦法》落地見效,把文旅體打造成投資的重點。做大做強市文旅投資集團,推動湖南雪峰山生態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上市。鼓勵旅游企業“升規入統”,積極引進引進優質企業投資開發懷化文旅資源,每個縣市區確定1個文旅產業重點招商項目,重點引進高端酒店品牌、旅游景區運營龍頭企業等,大力推進文化旅游業稅源提升行動。(牽頭單位:產業科,責任單位:各縣市區局)
12.聚力打造“懷化旅游金三角”核心引擎。推動成立高規格懷化旅游金三角發展領導小組,成立工作專班,編制《懷化旅游金三角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總體規劃及重要節點建設規劃》《懷化旅游金三角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做好高廟遺址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洪江古商城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安江雜交水稻國家公園申報全國農業文化遺產、黔陽古城創建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安江鎮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洪江市-洪江區創建國家級及省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等品牌創建工作。推進國際雜交水稻紀念園、高廟遺址文化保護傳承、洪江區沅水商道文化保護傳承、黔陽古城旅游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加快懷洪旅游干線建設,提質洪安及洪黔等路網,構建旅游金三角快進漫游通道。(牽頭單位:產業科,責任單位:資源開發科、文物保護科、各縣市區局)
13.精心籌辦第二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總結提升好首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的辦會經驗,超前謀劃、著力辦好第二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創意舉辦大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產業推進會、農產品展銷、精品文旅項目觀摩等品牌活動。繼續錨定“辦會興城”,堅持“立標打樣”,全力推進沅陵辰州古城、借母溪、二酉山、龍興講寺、胡家溪等第二屆旅發大會重點觀摩項目建設,培育一批旅游新業態產品,實現規劃引領、大會內容、旅游環境、管理服務、旅游營銷、招商引資和文明程度“七個提升”。持續推動“1+12”辦會機制落地見效,遴選好第三屆、第四屆懷化市旅游發展大會承辦地,建立健全縣級旅游發展大會備案制,加大對縣級旅發大會督導(市、縣級旅游發展大會原則上每年11月前舉辦完畢),避免扎堆舉辦、平均用力。(牽頭單位:產業科,責任單位:各縣市區局)
14.全力推動文旅消費復蘇。舉辦高水平文旅節會活動撬動消費。創新承辦好2023年湖南省(春季)鄉村旅游節,嘗試“一地舉辦 多地聯動”辦會方式,擴大懷化文旅影響力,拉動文旅消費。加強業態融合,創意策劃開展懷化“森”呼吸徒步健康游、5·19中國旅游日暨懷化文旅消費季、通道大戊梁歌會、黔陽古城國際半程馬拉松、洪江區八月天天樂、山背豐收節、雪峰山冰雪節等節事活動。多層次開展文旅惠民活動鼓勵消費。策劃開展“美食節”“年貨節”“采摘節”“非遺購物節”等文旅惠民消費主題活動,加大“嗨游懷化”文旅消費一卡通優惠銷售力度,大力支持和指導各縣市區、重點景區、文旅小鎮開展特色文化、旅游、體育活動,促進文旅體消費。積極拓展旅游客源市場拉動消費。依托懷化市旅游營銷聯盟和張吉懷旅游共同體,在廣州、上海、東北設置懷化旅游營銷辦事處,全力拓展省內外重點客源市場。支持文旅“夜經濟”帶動消費市場。培育以洪江古商城、黔陽古城、沅陵辰州古街區、芷江索子街、新晃龍溪古鎮、鶴城悅麓里為重點的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積極培育文旅網紅經濟。主動適應“網紅經濟”發展趨勢,推動“一部手機游懷化”上云用數賦智,加快培育全市文旅行業網紅隊伍,推出一批文旅網紅餐廳、書吧、民宿和網紅旅游打卡點,拓展網上消費新場景。推進文旅數字化建設,推出“嗨游懷化”一機游懷化平臺。(牽頭單位:產業科,責任單位:推廣傳播科、文藝科、群體科、各縣市區局)
15.深入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強化文化研究。推動成立五溪文化研究中心,深度挖掘稻作文化、屈原文化、侗苗文化、商道文化等懷化五溪文化內涵,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促進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大力開展非遺進景區活動,推進非遺工坊、村鎮、街區創建,推動非遺產品轉化,加快“懷化非遺出海”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文旅演藝。推動旅發大會開幕式文藝演出市場化轉化,提質《千年洪商》《戊梁戀歌》《妞子花開》等特色旅游演藝節目。推進茶旅融合。以茶為切入點,推進沅陵碣灘茶、會同寶田茶、中方華漢茶等茶旅融合發展,建設茶文化研學旅游基地。促進旅游美食文化。挖掘舌尖上的文化,舉辦“尋味五溪”美食大賽,推出懷化“文化主題宴”和具有地方辨識度的預制菜。大力發展健康文旅產業。推動6家省級中醫藥康養旅游基地文旅線路產品開發。開發設計文旅商品。積極開發旅游文創品,舉辦“懷品文創設計大賽”,推出一批“懷化有禮”旅游商品。(牽頭單位:產業科,責任單位:推廣傳播科、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市文化館、各縣市區局)
16.著力推動文旅品牌創建。創建產業品牌,積極創建國家級及省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市區、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示范城市、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研學旅游示范基地、文旅新業態基地。創建旅游品牌。推動芷江抗戰勝利旅游區、洪江古商城等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雪峰山(懷化)、和平湖、清江湖、萬佛山等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力爭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芷江唯楚酒莊觀光體驗園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華泰鳳凰酒店創建國家五星級旅游飯店,支持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建設。創建文化品牌。加大懷化五溪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力度,加大國家非遺工坊創建力度。(責任單位:產業科、資源開發科、市場管理科、文物保護科、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縣市區局)
17.創意策劃文旅宣傳推廣。加大品牌形象廣告宣傳。以“一粒種子 改變世界——中國·懷化”為城市總體品牌,以“懷化,一個懷景懷鄉懷味的地方”為旅游形象口號,攝制高水準城市形象宣傳片和廣告視頻,爭取在中央電視臺、湖南電視臺投放懷化文旅宣傳廣告,并在市縣兩級主流媒體及重大經貿、文化、旅游、體育等活動中統一使用、推廣。加大新媒體宣傳力度。進一步深化、拓展與百度等新媒體的合作,加強與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流量媒體合作,實施精準定向宣傳;充分發揮懷化文旅官方微信公眾號“懷化文旅”、官方抖音號“嗨游懷化”影響力,攜手省內外合作媒體,策劃選題,集中發聲,形成全媒體宣傳推廣的集群效應。推動更多景區、度假區、民宿、文旅街區等市場主體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發力。(牽頭單位:推廣傳播科,責任單位:各縣市區局)
18.大力發展文旅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均衡配置城鄉公共文化資源,推動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向基層延伸。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門前十小”工程,開展“最美瀟湘文化陣地”創建、鄉鎮綜合文化站示范點創建評選。適時推廣溆浦“農家庭院健身工程”經驗,加強“補短板”項目建設,不斷配套補齊農村體育設施器材。對已配套的健身器材進行全面維護維修,消除安全隱患。利用鄉村農家書屋、文化長廊、體育場地、健身庭院等陣地,培育鄉村特色文化,培育文明新風。深入開展“鄉村村晚”“送戲曲進鄉村”“鄉村球賽”“鄉村運動會”等鄉村群眾文體活動,大力開展鄉村文化活動年,提升鄉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質量。壯大鄉村文旅產業,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支持國家、省級和市級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建設,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精品民宿聚集區、精品營地、精品村、精品廊道和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示范點等,創建一批非遺工坊、非遺村鎮、非遺街區示范點,推進省級非遺示范點和省級特色文旅小鎮提質升級,推動形成一批“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本,擦亮懷化“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農耕文化名片。(責任單位:文藝科、群體科、產業科、資源開發科、市場管理科、文物保護科、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縣市區局)
四、加快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
緊扣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線謀劃推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工作,不斷提高服務黨和政府中心工作能力,提升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水平,圍繞內容、安全、服務三個重點講好懷化故事,傳播好懷化聲音。
19.持續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事業產業發展。落實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要求,提升基層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運用多種手段保障廣大群眾基本收視權利。做好“空中講堂-瀟湘文明實踐村村響計劃”,完成應急廣播“村村響”各項宣傳任務。加快升級改造縣級“村村響”平臺,落實《關于做好2023年老少邊及欠發達地區縣級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完成任務縣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做好廣電事業發展資金申報,完善高山臺站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廣電媒體融合發展,致力破解融合發展難題。發揮市縣兩級廣電媒體貼近群眾的優勢,堅持“小制作、大情懷、正能量”的創作方向,開展節目創新創優和公益廣告創作,繼續組織舉辦全市廣播電視公益廣告大賽和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大賽,力爭多出精品佳作。(牽頭單位:廣電科,責任單位:各縣市區局)
20.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修訂和編制《懷化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應急預案》和《懷化市廣播電視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指導市、縣安全播出責任單位修訂完善安全播出制度和應急預案。提高我市廣播電視監測水平,推動市廣播電視監測中心開展常態化監測工作。加大安全播出業務培訓力度,組織參加總局、省局開展的業務培訓和廣電業務能手比武活動,提升技術隊伍的業務能力。(牽頭單位:廣電科,責任單位:市廣播電視監測中心、各縣市區局)
21.規范廣播電視行業管理。加強境外電視傳播秩序專項整治工作,發揮好聯席會議工作機制的作用,扎實做好非法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整治工作。加強對廣播電視廣告管理,開展商業廣告播出情況專項監測,做好導向隱患排查工作,督促播出機構嚴格落實“三審制”。加強廣播電視執法工作,嚴厲打擊“黑廣播”、未經許可傳輸廣播電視節目和網絡視聽內容的行為。(牽頭單位:廣電科,責任單位: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各縣市區局)
五、堅持健康中國戰略,加快體育強市和健康懷化建設
22.推進群眾體育工作。廣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推進“體旅融合”,結合“全民健身月”和文旅節慶活動,在旅游景區點等開展群眾基礎廣、參與度高的群眾體育活動;支持打造“洪馬”等本土品牌群眾賽事;市本級全年開展群眾體育賽事活動12次以上,各縣市區不少于10次。積極推進健康懷化行動。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39%以上,城鄉居民國民體質測定合格以上人數比例達到92%以上。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地)建設。加快推進溆浦、沅陵縣級體育中心建設,力爭早日落地;推進鶴城區社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項目建設,完成87個社區體育鍛煉場地建設。2023年底,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力爭達到2.1平方米/人。推進健身步道建設。主動與發改部門對接,積極申報瀟湘步道懷化段建設項目,促進項目落地建設。做好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工作。加強資金申報,力爭2023年沅陵縣、芷江縣、麻陽縣通過省級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資金申請,督促全市各公共體育場館按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要求全面做好開放工作。發揮好體育行業協會作用。完成市體育總會換屆工作,加強對各單項體育協會業務管理,充分發揮好各單項體育協會的橋梁助手作用,2023年市單項體育協會達到38個以上,縣市區單項體育協會達到30個以上。(牽頭單位:群體科,責任單位:市全民健身服務中心、各縣市區局)
23.加強競賽訓練工作。深化體教融合。聯合市教育局共同舉辦全市青少年田徑、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競賽,各縣市區結合實際聯合開展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市體校要以舉重、游泳、體操、蹦床、摔跤、田徑等項目為重點,全力做好保障;鶴城區的射擊、麻陽縣的皮劃艇要加強對基地的管理和投入,要創造條件為申報新周期省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做好準備;辰溪縣要恢復賽艇訓練,新晃縣射箭基地、中方縣的水上基地要在今年建成。加強業余體校建設。健全完善全市業余訓練網絡,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從區縣到市,讓體育特長生接受完善系統的訓練。各縣市區業余體校要開展青少年田徑和1個以上特色項目日常訓練,要有專職教練員,有固定的訓練場地(館)、有相應的訓練經費投入。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市縣兩級業余體校特別是射擊、皮劃艇、賽艇、田徑、摔跤等重點項目要引進一批有實戰經驗,在國家級賽事活動中有突出成績的高水平退役運動員充實教練員隊伍。加強青少年體育選才工作,組隊參加省青少年體育錦標賽,積極參加省市舉辦的各項競技體育活動,為我市體育后備人才儲蓄力量。啟動備戰第十五屆省運會工作。深刻總結第十四屆省運會得失,突出優勢項目和人才引進,制定并實施第十五屆省運會備戰方案。(牽頭單位:競訓科,責任單位:市體育學校、各縣市區局)
六、嚴格依法行政,促進文旅廣體行業安全規范有序
24.持續抓牢安全生產、平安建設工作。扎實履行文旅專安委職責,開展文旅行業安全生產督查,繼續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落實安全生產等工作局領導聯縣制度。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工作,重點抓好暑期、汛期、節假日等重點時段,公共文體場館、文化娛樂場所、熱門景區、文物保護單位、廣電播出機構等重點部位的安全風險防控,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遏制較大安全事故,防范自然災害導致游客傷亡事故。(牽頭單位:市場管理科,責任單位: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各縣市區局)
25.強化市場服務監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履職,提升文旅廣體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組織旅游飯店服務技能大賽、導游大賽等賽事,提升行業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能,主動為企業提供快遞、微信推送等服務。加強法制宣傳和法制教育,深化拓展“法治進文旅場館”活動,推進文旅廣體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開展專題培訓,推廣信易游;扎實做好“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加強平安文化市場建設,組織開展系列文旅廣體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在行業監管服務中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禁毒、掃黑除惡、交通頑瘴痼疾整治、污染防治、防非處非、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和文旅領域養老詐騙、城市創建等職責,助力懷化提名全國文明城市。鼓勵支持社會組織發揮作用,全力打造健康有序的文旅市場經營環境。全力加快旅游糾紛仲裁試點工作,努力打造旅游仲裁懷化樣板。加強文化執法隊伍建設,開展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培訓、技能比武及案卷評查等活動,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大力開展文明旅游創建行動。(責任單位:市場管理科、政策法規科、廣電科、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各縣市區局)
26.扎實做好各項保障工作。推進政務效能系統應用,改進調查研究,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加強內控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能,加大資金申報力度,抓好政務公開、信息調研和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做好信訪、檔案、保密、工會、婦聯、共青團和老干等工作。(責任單位:辦公室、人事科、計劃財務科、政策法規科、機關黨委、機關工會,各縣市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