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07 16:32 信息來源:懷化新聞網
懷化日報全媒體訊 近年來,中方縣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大工業”上擴大規模、提升質效,在“大農業”上持續推動現代化,在“大旅游”上加速構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實現工業農業旅游三大產業比翼齊飛、齊頭并進,促進城市鄉村融合提質,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描繪大美中方新畫卷。
以工業為杠桿 撬動經濟發展齒輪
位于中方縣瀘陽鎮產業開發區的湖南省中方紅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分子新材料研發與生產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制造功能性高分子薄膜類材料。在這里每30分鐘就能生產一卷功能性高分子薄膜類材料,這些產品將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廣泛用于手機、新能源、醫療等各個領域。
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高標準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戴卡新能源汽車儲能電芯材料生產線項目是中方縣引進的“湘商回歸”項目之一,也是中方縣推進新材料產業鏈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總投資2.55億元。去年5月,該項目主體企業湖南省中方紅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戶中方產業開發區,只用了13個月就正式開業投產,全面達產后,年總產值將達5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300個。
“我們目前共有4條生產線,其中有3條涂布線、1條PC生產線。預計到2024年底,投產產量可以達到2000萬平方米,年產值達到1.2億元。”湖南省中方紅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級經理蔣卓睿介紹。
近年來,中方縣充分發揮三面環繞懷化市主城區優勢,主動搶抓國家推進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湖南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懷化打造國際陸港和東盟物流產業園等重大政策利好,著力實施優勢產業升級行動,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主動融入懷化先進制造業“C”型走廊,做大做強新型建材、先進機械裝備制造、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奮力建設電子信息、先進橋隧裝備制造、裝配式建筑制造三大產業基地,呈現工業充當撬動經濟發展的關鍵齒輪、農業扮演富民強縣潤滑劑、第三產業擔任產城融合黏著膠劑新發展局面,地區生產總產值由2012年的73.3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136億元。
經濟的發展為中方縣贏來榮譽加身。2018年,中方縣獲經濟快速發展先進縣;2020年榮獲“全省商務工作目標考核先進單位”“2020年度真抓實干優秀縣稱號”“市州縣市區電商扶貧專項行動實施情況評定優秀縣”;獲評湖南省政府2021年度“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稱號等。
以農業為基礎 提升糧食綜合生產效益
金秋時節,風吹稻浪,遍地金黃。中方各地水稻陸續成熟,迎來開鐮收割,豐收美景盡現眼前。9月25日,在中方縣花橋鎮火馬塘村雜交水稻制種基地,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金黃的稻穗進入脫粒箱,粉碎的秸稈從收割機尾部被攪碎排出,金黃飽滿的稻谷盡收囊中。中方縣花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喬付說:“我鎮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大產業’促振興的工作要求,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積極發展水稻制種產業。目前,全鎮共發展水稻制種600余畝,可實現經濟收益200余萬元,同時可帶動周邊150余人的就業問題。為更好地服務好水稻制種業,鎮供銷社與村合作社還共建了2000平方米的水稻烘干中心,為水稻制種產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穩面積增產量,關鍵在于穩水稻。今年,中方縣水稻種植面積18.8萬畝。為確保水稻良好生長,瀘陽鎮借助轄區內湖南奧譜隆種業科技公司技術優勢,打造育種、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現代產業鏈。2023年,瀘陽鎮共投入56萬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其中優質水稻播面達3.06萬畝。
“今年的禾苗長勢很好,畝產量大概有400到500斤,豐收在望。”中方縣瀘陽鎮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管理員梁莊林高興地說。
不斷夯實農業基礎。中方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糧食生產的決策部署,壓緊壓實糧食安全屬地責任,以大面積單產提升為重點,縱深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致力實現品種優良化、栽培精細化、種植規模化、作業機械化和產銷訂單化,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切實提升糧食綜合生產效益。截至目前,全縣完成糧食播面29.9萬畝,預計今年糧食總產量2.3509億斤;完成夏收油菜面積13.63萬畝,預計產量1.4993萬噸。
以文旅為主線 鑄就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名的“中國南方葡萄溝”是中方縣最“甜蜜”的風景。中方縣以葡萄為主題,規劃設計了“蒲海”、巖泉山風水林、山地吊腳樓、百年老藤、觀光長廊等景點,打造葡萄溝黃金旅游線。游客們來到葡萄園里,采葡萄、嘗美酒、品美食,感受鄉間美景。
“這里的葡萄很好吃,人也很好客,有時間的話帶家人來這里放松一下,是很不錯的選擇。”游客黃一凡對葡萄溝的美景美食贊不絕口。
中方縣種植刺葡萄已有400多年歷史,全縣種植面積達5.2萬畝,年產量8.5萬噸。湖南省(秋季)鄉村文化旅游節暨2024年湖南省(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日前就在這里成功舉辦,通過節會效應,全縣刺葡萄銷量較往年增長300%,僅南方葡萄溝每天就能外銷刺葡萄10多萬斤。
家住葡萄溝的葡萄種植戶孟冬香除了經營自己家的葡萄外,還在“百年老藤”的入口開了一家小賣部,家里種出來的葡萄不用再運到市里就能賣完,她表示:“現在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越來越好,葡萄在家門口就能把它賣出去。”
為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同頻共振,近年來,中方縣把生態文化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全縣接待游客人數由2012年的55萬人次增加到2024年8月份的154.27萬人次,旅游收入由2012年的2.1億元增加到2024年8月份的12.24億元。目前,中方縣積極推進荊坪古村4A級景區創建,推動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商旅融合,初步形成“一山二水三村四區”全域旅游發展格局。(肖文晉 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