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2-26 09:59 信息來源:湖南日報
修正藥業集團首次在湖南落子項目,半年內便從一期擴至二期,投資額從4億元追加到18億元,奧秘在于合作方——
“家底”厚實 “家人”厚道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暢 李妍 易鑫
【項目名片】
修正藥業集團(以下簡稱“修正藥業”)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位于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茯苓科技產業園的生物醫藥項目,是該集團在湖南落子的首個生產項目。
項目總投資18億元,規劃建設集質檢辦公研發中心、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與趁鮮加工中心、中藥飲片加工中心、藥品制造中心、醫藥銷售中心、藥食同源大健康食品加工中心于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園,打造修正藥業集團全國中南區域總部。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
修正藥業靖州項目開工儀式。靖州融媒供圖
【投資故事】
2月24日,懷化靖州茯苓科技產業園,工人忙碌、機器轟鳴,修正藥業首個在湘投資的生物醫藥項目,建設正酣。
目前,該項目一期科研樓、倉儲樓正抓緊施工,制劑樓、提取樓已經封頂。未來,這里將形成以茯苓為主的中藥材產業集群。
修正藥業30年前在素有“中國醫藥城”之盛名的吉林省通化市“呱呱墜地”。
2022年,已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修正藥業,將目光投向湖南西南邊陲的一座山城——懷化。
一北一南,2600公里的距離,修正與懷化何以能成功“牽手”?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該集團董事長修淶貴,援引唐代詩人王昌齡在懷化所作詩句,表達雙方的這一緣分。
1.真誠為上,青山明月喜相逢
故事,還得從2022年的秋天說起。
地點:杭州。修淶貴在此查看一落地項目進度。
此時,炎暑已消,淡淡桂花幽香,掠過鼻尖;被染得金黃的無患子樹,窸窣作響;千島湖靜靜流淌,魚兒翻躍,又弄皺一池清波。成群的飛鳥,劃過湖面,銜來南方山城的“信箋”——懷化招商團要前來洽談項目。
集團雖計劃在全國加速布局中醫藥產業項目,但對這個叫作懷化的城市,修淶貴坦言,當時腦海里除了“芷江受降紀念坊”,其余并不深刻。
客從遠方來。雙方坐定,客套話少說,開門見山談正事。
“我們希望尋找合作空間,共同實現企業與地方發展共贏……”
“懷化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但經濟體量還不大,與沿海城市相比,還有不小差距……”
“靖州茯苓產業發展潛力很大,但技術含量不高,不少還處在初加工階段……”
沒有夸夸其談,而是直面短板,修淶貴被這群山城人的質樸與坦誠感動。
交談之中,修淶貴得知,湖南正加快培育大健康產業,打造“湘九味”道地藥材全產業鏈。懷化,作為“中國藥材之鄉”,有中藥材資源2340種,蘊藏量居湖南省第一;23個品種入選《湖南省道地藥材目錄》,占全省的65.7%。
最讓修淶貴驚喜的是,集團對茯苓等中藥材需求量大、品質要求高。而有“中國茯苓之鄉”之稱的靖州,是全國最大的茯苓集散地、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中心,擁有全國最完整的茯苓產業鏈條,是中藥生產企業的向往之地。
茯苓加工貿易中心。陳俊名 攝
初次會面,雙方交談甚歡。隨后幾個月,懷化招商團多次趕赴通化、北京等地,與修淶貴面談。
真誠為上,腳步為親,青山明月喜相逢。
2023年6月7日,雙方達成戰略共識。10天后,簽訂合作協議,修正藥業投資4億元,在靖州建設生物醫藥項目。
修正藥業項目簽約現場。王璨 攝
2.投資加碼,兩次讓地傳佳話
合作共識已達成,項目具體在哪落腳?背后還有不少故事。
修正藥業集團(湖南)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昭明介紹,雙方最初簽訂的投資額是4億元,但是后來項目不斷擴大,半年內一期變二期。當地又兩次讓地,有著不少感人的情節。
2023年,曾昭明和修正藥業考察團抵達靖州。攤開地圖,位于茯苓科技產業園中南部、面積約40畝的一地塊,引起了考察團的注意。
該地塊已完成征收、土地平整,又鄰近園區管委會,周邊配有茯苓加工交易中心、冷鏈倉儲物流中心等,符合項目快建設、快投產的預期。
靖州茯苓科技產業園。靖州融媒供圖
靖州卻犯了難:該地塊已規劃建設茯苓菌種廠。
讓!靖州領導層隨即拍板。
這一頭,當地領導攜另外幾套用地方案,敲響菌種廠負責人的門。另一頭,園區組建專班,一對一服務公司的注冊、證件辦理、項目施工等工作。
修正藥業與懷化“牽手”后,“紅娘”曾昭明也有了新“頭銜”——修正藥業集團(湖南)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上任伊始,他就遇到了件又喜又憂的事。
可喜的是,湖南將大健康產業納入“4×4”現代化產業體系,懷化將醫藥健康作為該市5大主導產業、3大特色產業集群之一予以重點打造。2023年底,修正藥業決策層看中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潛力,以及地方政府培育醫藥產業的決心,決定將項目用地從40畝擴大到300畝,投資額從4億元追加到18億元。
靖州馬園中藥材種植基地,蜿蜒的公路兩旁種植的是茯苓、黃精、玉竹、白及、杜仲等中藥材。田文國 攝
憂的是,項目變更,規劃、選址、設計等得立馬翻新。尤為棘手的是,相中的一連片地塊,已被另一家企業購買。
讓!幾經斟酌,靖州領導層再次拍板,并備好協商方案,與對方企業洽談。
這頭,園區專班分工合作,就地更新手續、北上修正藥業總部參與工藝方案設計、2個月內完成土地報批與征收……
2023年7月7日,修正藥業集團(湖南)藥業有限公司注冊成立。
2023年10月20日,生物醫藥項目開工。
3.并肩同行,樂把他鄉作故鄉
于同帥,吉林通化人,在修正藥業集團負責項目施工已10年有余。
2024年9月28日,他坐著南下的高鐵抵達懷化,繼而輾轉靖州,就任修正藥業集團(湖南)藥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初秋的靖州,空氣依然燥熱。山嶺間,松樹、楊梅樹、板栗樹成片站立,郁郁蔥蔥;稻田里,禾苗青青,隨風搖曳,泛著綠光。
最“熱”的,要屬茯苓交易市場。市場內,一袋袋鮮茯苓在計量稱重;市場外,一輛輛來自湘滇桂黔豫等地的卡車排起長隊。
茯苓交易市場一片繁忙景象。靖州融媒供圖
雖對靖州營商環境有所耳聞,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于同帥對地方政府服務企業的力度,仍存有疑慮。
稍作安頓,沒過幾日,于同帥負責的生物醫藥項目一期,便遭遇“卡殼”。
原來,東北幅員遼闊、一馬平川,以往,于同帥負責的北方項目,施工時大多直接從地面縱向下挖1.5米左右,便可啟動主體建設。而湖南丘陵山地較多,地質復雜,慣用的施工方法,無法應對喀斯特地貌、溶洞等特殊情況。繼續蠻干,施工成本增加不說,工期至少延期2個月。
工作專班了解情況后,沒等于同帥開口,便帶著他去園區其他項目“取經”。幾輪“切磋”下來,于同帥掌握了新的施工方法,眉頭舒展。
沒過多久,于同帥又遇到新難題:項目急需四五千方土方,人生地不熟,去哪兒找?專班立即協調其他在建項目,幫助于同帥運回土方,且未增加項目一分錢成本。
修正藥業集團(靖州)生物醫藥項目建設現場。靖州融媒供圖
目前,生物醫藥項目一期的制劑樓和提取樓已經封頂,預計今年6月投產,可年處理中藥材量約2000噸,帶動當地茯苓從農產品初加工跨向精深加工。
惺惺相惜、并肩同行,在工作,更在生活。
吃不慣湘菜,專班四處打聽,找來擅做面食的廚師;閑暇時無去處,專班邀約一同在園區員工活動中心打球、健身、閱讀……從“陌生人”相處為“對接人”,再到“朋友”“兄弟”,身在異鄉,于同帥說,在這里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剛來時的疑慮,打消了嗎?”記者問。這個東北漢子呵呵一笑,“說句心里話,沒有疑慮,只有滿意!”
【服務者說】
用好“家底”做優服務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吳展樹
“十方九苓,七出靖州?!薄笆澜畿蜍呖粗袊?,中國茯苓看靖州?!?/p>
茯苓,是靖州發展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厚實“家底”,也是吸引醫藥企業來此落戶的金字招牌。
坐吃山會空,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聚焦茯苓全產業鏈升級,我們構建了“種質研發-標準種植-精深加工-健康產品”的完整產業體系。依托全國首個茯苓深加工省級產業集群,已建成涵蓋中藥飲片、保健食品、生物制劑等領域的現代化生產線,開發出茯苓多糖口服液、即食茯苓等50余款高附加值產品。
打造全要素保障體系,我們創新推出“茯苓產業服務包”:實行“簽約即供地、拿地即開工”審批改革,配套500畝茯苓產業專屬用地,首創“菌林共生”立體開發模式,允許企業通過林地經營權質押獲取融資。建立茯苓產業技術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湖南農大共建“產學研用”創新平臺,為企業提供從菌種選育到產品檢測的全流程技術支持。設立茯苓交易中心,交易量占全國70%以上,形成全國茯苓定價風向標。
推行全周期服務機制,我們為投資者定制“三個一”服務:一個項目專班跟進,一套審批流程圖解,一張要素保障清單。創新“產業服務官”制度,對重點項目實行“6個月開工、1年投產、1年入規”的進度管控,配套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七通一平”前置建設。建立茯苓企業訴求直通車平臺,實現政策咨詢24小時應答、行政審批3日辦結、生產要素按需配置,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用好“家底”、做優服務,我們一直奔跑在路上。我們相信,政府用心、企業攜手,醫藥大健康產業迎來的,必將是百花齊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