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懷化市?水大型灌區工程

發布時間:2025-03-14 14:18 信息來源:懷化市生態環境局

經審議,我局擬于近日內批準《湖南省懷化市?水大型灌區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現就項目環評相關情況予以公示。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向我局來信來電或在我局網站意見征集欄目進行反映。

聯系地址:懷化市鶴城區府前路2號(懷化市市民服務中心C棟四樓410

郵編:418000

聯系電話:0745-271931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在公示期內(2025310-2025314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湖南省懷化市?水大型灌區工程

建設地點

湖南省懷化市境內,涉及懷化市中部鶴城區、芷江侗族自治縣、麻陽苗族自治縣、辰溪縣、中方縣、洪江市六區縣。

建設單位

懷化市舞水大型灌區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概況

湖南省懷化市?水大型灌區工程是懷化市重點水利工程項目,為II等大(2)型灌區工程。工程建設任務以灌溉為主,結合城鄉供水,兼顧水生態環境改善等綜合利用。工程供水范圍涉及懷化市鶴城區、中方縣、洪江市、芷江縣、辰溪縣、麻陽縣共6個區縣。工程從懷化市境內已建的?水蟒塘溪水電站庫區引水,渠首設計流量27.2m3/s,年均引水量1.91m3,灌溉面積61.73萬畝,供水人口122.5萬人。工程總投資67.09億元。主要建設內容為:(1)新建1條總干渠、5條分干渠,12條支渠,渠系總長度為186.87km,隧洞116.7km、渡槽1.6km、倒虹吸1.4km、暗涵1.5km、埋管65.1km;(2)新建提水泵站4座,設計流量0.6m3/s1.6m3/s,裝機功率3001200kW;(3)利用已建的5個小型水庫(云山水庫、通現水庫、老堰塘水庫、關閉口水庫、青山水庫)作為工程屯蓄水庫。其他臨時工程包括:臨時施工場地、棄渣場等,臨時占地面積為7175.24畝;永久占地包括:干支渠道建設、渡槽、提水泵站等,占地面積為252.46畝。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生態影響。棄渣場按照“先擋后棄”原則規范設置,重點落實"擋渣墻+截排水系統+沉砂池"三位一體防護體系。施工營地、棄渣場選址須嚴格避讓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陸域范圍及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區域;嚴控施工范圍,采用環保的施工方法和工藝,盡量減少地表開挖和擾動,減少對植被的占用和對動物生境的破壞;采取水土保持工程和植物措施,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施工前對表層土壤進行剝離,單獨堆存,施工結束后立即回填對施工跡地實施生態修復。對施工影響區內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野大豆、金蕎麥)及古樹名木,建立"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優先采取原地保護措施,確需遷移的實施三級斷根預處理和遷地保育,保護范圍應設置保護紅線或圍欄,并設立標準化保護標識標牌,加強宣傳教育,嚴禁隨意破壞植被和捕殺野生動物。取水構筑物設置攔魚設施,運行期同步安裝魚類洄游通道監控系統。增殖放流應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開展,人工魚巢建設采用生態友好型材料。嚴格落實《報告書》及相關專題針對湖南芷江三道坑省級自然保護區、湖南芷江明山省級森林公園、生態保護紅線等提出的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避讓、地下頂管穿越工藝,生態公益林避讓等各項生態保護措施。 建立"施工期-運行期"全周期生態監測體系,確保工程實施區域生態功能不降低、生物多樣性維持穩定、景觀格局保持完整。

2.廢氣污染影響。按照揚塵防控“6100%+2”要求,強化施工揚塵防治,嚴格落實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等抑塵措施;開挖、臨時堆料場等多粉塵作業面和道路定期灑水,確需長時間堆放的應轉入密封庫或采用覆蓋措施;減少土石方遠距離調運,道路及硬化地面應定期清掃,保持完好、清潔,控制運輸車速,干燥大風天氣時加密灑水頻次,減輕道路揚塵影響;規范建設混凝土拌合站,拌合設備全封閉作業并配備除塵設施;加強大型施工機械和車輛的管理,優先使用新能源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車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優先使用新能源機械并落實編碼登記要求,禁止使用超標車輛、施工機械。有效控制作業揚塵對區域大氣環境影響,確保施工作業場界顆粒物濃度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

3.廢水污染影響。施工期的混凝土拌合、養護廢水、機械設備沖洗含油廢水、基坑排水,以及隧洞排水等各類生產廢水,應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治理措施,分類收集處理、處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不得設置施工營地、物料堆場等大臨工程或排放污染物,涉水施工布設防污簾,減少水體擾動;與工程涉及的飲用水水廠做好溝通協調,優化施工布置、方式和時間,加強取水口水質監測,完善應急措施,確保飲用水安全。施工營地生活污水應嚴格按照《報告書》要求設置廢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回用,不外排。按照《報告書》要求落實水源區、屯蓄水庫及下游影響區生態流量保障措施,科學制定流域水資源調度方案與年度調度計劃,嚴格執行最小下泄流量,設置生態流量在線監測系統進行實時監測,保障下游河流生態流量。依法對關閉口水庫、云山水庫、通現水庫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嚴格落實《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污染防治管理規定》,并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從源頭治理、截污導流、水庫清淤或建設隔離帶等措施保障水質達標。嚴格落實灌區水污染防治規劃,制定區域水環境治理措施,確保灌區供水水庫水質和退水河流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功能要求,做到“增水不增污”。

4.固體廢物污染影響。廢機油、廢含油抹布和手套等危險廢物污染防治須嚴格執行國家和湖南省危險廢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轉移聯單制度并及時送有資質的單位處理處置。施工期剝離的表土集中堆放在臨時表土堆場內,用于后期綠化覆土利用;施工棄渣送棄渣場處理;施工建筑垃圾及拆除的廢舊設備分類利用或處置;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當地環衛部門處理。危險廢物暫存須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要求,棄渣場建設須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要求,并重點做好場外截排水和邊坡防護措施,確保安全穩定堆存,服務期滿后立即進行生態恢復。

5.噪聲污染影響。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隔聲、減振等措施,加強施工機械維護管理,運輸車輛途經敏感點要限速、禁鳴,確保施工期場界噪聲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中的相關排放限值要求。

6.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影響。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地質超前預報,以“堵”為主,嚴格控制爆破技術,采取“短開挖、快堵水、快襯砌”、封閉和疏導相結合的方式做好地下水保護;嚴格控制施工范圍,避免對水源地水量產生影響,并做好相應的區域應急供水預案;落實事故油池、危險廢物存放等場所地面防滲漏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7.其他。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風險防范措施。嚴格履行環保主體責任,建立環境管理機構和制度,明確環保專業人員和環境保護責任。強化生態環境風險防范,制定環境應急預案,與當地相關部門建立應急聯動機制,開展應急演練,嚴防突發環境事件發生。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