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環境保護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發布時間:2018-03-02 14:43 信息來源:懷化市環保局

懷化市環境保護局

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2018年1月)

2017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政府關于信息公開工作的各項要求,切實做好環保信息公開,不斷增強環保政府信息公開實效,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有力助推了全市生態文明建設。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

一是領導重視,提供有力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黃瑜同志任組長,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潘杰、黨組成員副局長李輝連同志任副組長,其他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為成員。局黨組定期研究政務公開工作和聽取政務公開工作匯報,重點解決責任機制、工作運轉機制和其他難點問題。在人力物力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每年預算政務公開辦公經費2萬元,并在市民服務中心政務窗口安排了2名固定工作人員。

二是層層壓實,落實工作責任。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科室抓落實的責任機制。將政務公開各項任務納入科室年度績效評估內容,細化分解到相關科室,切實增強了全局干部職工政務公開意識,強化了政務公開責任,堅持“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逐步形成了政務公開工作高效科學運轉的機制。在政府信息生成之后,各科室都能自覺進入政府信息公開審查程序,填報《政務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表》,先由科室負責人預審,再送局辦公室進行保密審查,最后送分管領導審批,確定每個政務信息是否公開,一旦確定可以公開,分管領導簽字同意后,則由科室將信息紙質件、電子件及該信息《政務公開材料呈送審批單》送交宣教中心在環保網站公布并送政府門戶網站公開。2017年,通過門戶網站公開各類政務信息818條,其中,人事教育7條,總量減排3條,固廢管理4條,環境影響評價545條,環境監察18條,核與輻射1條,法制宣傳22條,自然生態保護4條,污染防治8條,規劃財務9條,環境監測184條,生態創建8條,機關黨建4條。

三是完善制度,夯實公開基礎。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關制度,尤其注重將領導機制、工作機制、監督機制落實到政務公開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全面實行監督考核制度、行政許可公示制度、效能投訴制度、服務承諾制度、首問責任制度。強化政務公開工作的規范化建設,建立政務公開投訴管理制度、定期監督檢查制度、定期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保證政務公開工作順利進行。

四是嚴格要求,嚴肅追責問效。加強工作調度,對責任科室每季度召開一次調度會議,進行綜合分析,及時掌握工作進展,認真分析問題實質,積極探索改進工作。并由局辦公室、宣教中心、監察室牽頭,對工作進展實行每月一統計,每季一督查和半年一講評。

二、強化平臺建設,增強公開實效

在思想上實現了“要我公開”向“我要公開”轉變;在內容上實現了“結果公開”向“過程公開”轉變;在方法上實現了“單向公開”向“互動公開”轉變。做到了“四落實”,即落實專項經費、落實機構人員、落實辦公場所、落實操作平臺,進一步提高公開質量。

一是信息內容全面。嚴格按照保障清單的內容進行信息公開。

1.在環保網站主動公開的信息主要有:

①環境質量狀況信息:懷化市質量狀況月報、懷化市地表水水質狀況月報、懷化市空氣質量月報、懷化市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季報。

②減排信息:減排脫硝工程項目實施情況。

③輻射、固廢污染環境防治工作情況,創建全國醫療廢物綜合管理示范城市工作情況。

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飲用水源保護區專項整治情況,重金屬污染治理情況。

⑤污染源在線監控情況。

⑥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書報告表審批情況、三同時驗收情況等。

⑦行政處罰決定書。

2.行政權力運行情況公開,促進了下放行政審批權工作。

經過清理行政許可項目,我局下放了4個行政許可項目,即:①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延期完成治理任務審批;②排污申報登記;③排污變更申報登記、排污許可證(大氣、水)核發;④防治污染設施的拆除或閑置許可。僅保留了2個行政許可項目,都在政務中心實現網上公開辦理。保留的2個項目為: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設施驗收;②危險廢物經營轉移許可。

二是內容更新及時。針對公開項目的不同情況,確定公開時間,做到常規性工作定期公開,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固定性工作長期公開,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全面公開。凡是主動公開的政務信息,各科室做到了凡是經審查可以公開的信息,在信息生成之日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對于依申請公開的信息,能夠當場答復的,當場予以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

三是公開重點突出。堅持把群眾最關心、最需要了解的環保問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我局把現行有效的國家環保部門規章作為重點內容在網上開進行宣傳,切實增強了公眾對各類涉環工作的了解。我局還在政務、黨務公開公示欄上專門開辟專欄公開公示人、財、物、事的管理情況。不定期將我局的人事任免、入黨提職、財務收支、固定資產管理、車輛運行等情況在公示欄上予以公開。

四是公開成效顯著。通過扎實開展各項環保工作,全市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2017年,全市13個縣市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91.3%,比2016年提升6.7個百分點,其中市區空氣優良率為86.3%,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04、同比變好4.5個百分點,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保持全省第二;4個縣在全省排名前10位,其中沅陵、麻陽分別排名第二、四位;全市46個地表水常規監測斷面水質達Ⅰ—Ⅲ類的45個、占97.8%,水質狀況評價為優;14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Ⅱ類標準(執行標準為Ⅲ類),達標率100%。

三、豐富公開內容,拓寬公開形式。

一是加強環保網站建設,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和網上政務公開。我局環保網站有100平方米左右的固定機房,配備了3名管理人員,1名網絡專干,每年投入5—10萬元網絡維護管理資金。我局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建立了30多個欄目,主動公開系統和依申請公開信息情況得到各級領導、群眾的充分認可,在社會各界有較高知名度。

二是加強與市政府門戶網站的鏈接,主動經常向市電子政務辦匯報請示工作,及時解決我局網站建設中碰到的一些緊急問題。全年我局共向省環保廳門戶網站、市政府門戶網站和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欄目報送各類環保信息810多條,為全社會了解環保工作起到了較好宣傳作用。

三是注重有效發揮市廣播電臺、電視臺和報紙等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和環保重大事項,讓不同層次的群眾通過不同渠道獲取信息。利用懷化電視臺、懷化日報、懷化廣播電臺等平臺,大力開展環保宣傳工作,在國家、省、市等各級媒體發表各類宣傳文章,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環境教育基地。

四是認真接受市人大的評議和市政協的監督。2017年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今年共接到建議提案2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議1件,政協委員提案1件。接到建議提案后,按照局黨組的安排,由我科牽頭,由各責任科室承辦。答復初稿完成后,我們逐一上門與代表和委員們見面,匯報并征求意見,代表和委員們對答復均表示滿意。今年的2件建議提案均已在規定時間內辦結。見面率、答復率、滿意率100%。

五是加大對環境污染檢查和信訪、糾紛的處理力度。深入開展污染源日常監管隨機抽查、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以及危險廢物、冶煉化工等重點行業專項執法檢查行動,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200人次,排查企事業單位352家,責令186家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開展整改,安全轉移危險廢物526噸,查處環境違法案件35起、罰款130萬元,調處各類環境信訪投訴案件316件。

六是在群眾便于觀看的地方設立政務公開墻或公開欄。對行政許可項目進行公布,并把黨務公開考核辦法、黨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強化依法行政打造廉潔環保等內容一同上墻公示。全年在黨務政務公開公示欄上公布政府信息80余條。

七是建立公眾與環保的有效溝通渠道。2017年,已按要求使用12369環保舉報平臺和環境信訪系統,所有舉報投訴件均按期辦理,沒有不合格辦理件;正常使用信訪系統并處理上級轉辦案件,做到了按規定履行信訪、舉報工作職責,無上級信訪、舉報督辦件。

四、存在不足與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7年,我局的信息公開工作實現了新的跨越,但離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如思想認識上還需進一步提高,工作主動性有待進一步增強,方法措施上還有待進一步創新等。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解放思想,以問題為導向,切實改進工作方式,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