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4-01 10:01 信息來源:懷化市司法局
2024年,懷化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省司法廳的精心指導和市委政法委的直接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改革與法治,堅持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圍繞服務保障懷化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真抓實干創新作為,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涌現諸多新亮點。
一是法治統抓職能明顯強化。健全完善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市的制度和工作機制,確保法治建設主體責任上肩、措施得力、成效落地。推動法治議事協調機構實體化運行。堅持法治懷化、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一體推進,制定下發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完善委員會工作規則和辦公室工作細則,市縣兩級法治統抓機構召開各類會議60余次,及時研究解決法務區建設等重大工作。壓緊壓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持續推進學法、述法“兩個全覆蓋”走深走實,制定《懷化市黨政主要負責人集中述法辦法》,市委書記許忠建親自點評市本級現場集中述法對象,推動1132名黨政主要負責人現場或書面述法。全市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講座73場、專題學習會200余次,其中市委、市政府開展專題法治學習各2次、4次。持續擦亮法治督察這柄“利劍”。圓滿做好中央法治督察組來懷督察配合協調工作,堅持中央省市法治督察三級聯動,推動解決柔性執法落實不力等突出問題,法務區建設、把法律服務團隊建在產業鏈上、涉企執法檢查等4項工作得到中央督察組充分肯定,并吸納到中央法治督察反饋報告中。省內首創“法治督察+黨委巡察”工作體系,推動督察巡察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整改。
二是法治政府建設明顯提質。創新實施法治政府建設提質增效行動,全力補短板強弱項,推動政府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以法治政府建設、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復議應訴三個專題調研為切入口,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3份,查擺問題60多項。謀劃開展法治政府建設提質增效行動,形成“1+4”行動方案,高規格召開推進會,懷化日報頭版頭條對活動進行專題宣傳解讀,《懷化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紀實》文章在湖南法治報頭版頭條推介。當好法治參謀。制定《懷化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管理辦法》,主動參與處理恒大精裝房補償等房地產保交樓項目,為市領導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提供法律意見,全年審查涉法事務120余件,涉及項目和合同資金近15億元。審查或清理規范性文件各47件、26件,助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行政執法監督體系。深入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動6支市級執法支隊300多名執法人員下沉基層。落實中辦國辦《意見》,聘任48名市政府特邀行政執法監督員開展經常性監督,建立“碼上監督”統一投訴舉報平臺有效處置問題線索60余條。首次發出《行政執法監督督辦函》32份,以“個案糾正”推動“類案規范”。拓寬行政復議渠道。新收案件數量超去年同期43.6%,約為同期法院行政訴訟一審新收案件的兩倍。與懷鐵法院設立復議訴訟銜接窗口,利用行政爭議實質化解機制,妥善化解文彪與麻陽縣政府長達十多年的行政爭議。
三是法治護航作用明顯拓展。緊跟中心大局,持續釋放厲行法治鮮明信號,不斷豐富法律服務產品,助力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堅持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聚焦全市重大發展戰略和群眾所思所盼,以“小快靈”“小切口”立法回應社會法治需求,參與制定《懷化市平安建設源頭治理若干規定》等地方性法規,出臺我市首部政府規章《懷化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規章辦法》。法治服務實體經濟見行顯效。把法律服務團隊建在產業鏈上,成立12個產業鏈法律服務團隊,參與鏈長招商引資活動,結對服務重點企業90家,開展免費法治體檢等服務1800余次。規范涉企執法安商護企。持續推進懷化高新區和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雙集中”改革試點,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成為全省唯一擁有“雙園區”“雙集中”改革試點的市州。推行涉企執法檢查掃碼留痕等制度。開展行政復議護企專項行動,審結涉企行政復議案件75件,為企業挽回損失200余萬元。
四是基層治理底板明顯加固。全力打好平安建設考評翻身仗,各項指標數據實現質的飛躍,均排在全省前列。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將其作為“一把手”工程重點推進,指導基層整改問題1106個;爭取資金近600萬元,分類建成省級示范所、模范所各13個,增加業務用房4000多平方米,基層司法所規范化建設任務如期全面完成,我市作為唯一代表在省廳有關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會議上作經驗介紹。突出發揮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進一步完善“三源”共治機制,以“四個一批”建強大調解格局,形成矛盾糾紛多元高效化解體系。一年來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8萬余起,系統案件錄入數比去年增加1.9萬余件,同比翻番。強化重點人員穩控。在13個縣市區普遍建立監地協作、假釋執行通知等機制,建成安置基地15個。常態化組織風險隱患排查,對24名重點對象采取穩控措施。市強戒所連續23年實現場所“六無”管理目標。強化律師行業規范監管。38家律師事務所通過規范化建設驗收。舉辦市律師協會成立30周年慶典,中國法學會捐助律所管理軟件100件(價值100萬元)。取締法律咨詢公司1家,取消4名法檢崗位退休律師的退休待遇。
五是公共法律服務明顯改進。堅持“法治為民”理念,高效優質辦理各類案件3萬余件,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探索“旅游+仲裁”“金融+仲裁”“知識產權+仲裁”等工作機制,建立金融糾紛“調解+仲裁+訴訟”實質化解制度,中國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將仲裁作為金融合同解紛方式之一,仲裁標的額較去年增加40%。建立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承諾制等制度,1200余起案件“免證明”受理,法援案件數超年度任務17%。狠抓司法鑒定誠信等級評估,4家機構被評為A級,A級機構占比居全省第一。免費辦理涉神鶴案件公證147件,減免公證費7萬余元。圓滿完成2024年度法考懷化考區組考工作,連續6年實現“零失誤、零差錯、零投訴”目標。
六是法治社會建設明顯加速。堅持將法治社會建設與“一迎三創”有機結合起來,以法治力量助力保障“一迎三創”。配合市人大基本建成“憲法主題公園”,牽頭承辦“12.4”憲法宣傳日主場活動。開展以案釋法、律師講法、短視頻普法等線上法宣活動,“利劍護蕾 未愛護航”系列宣傳片全網點擊量達10萬以上。推出“早安中方”“你好洪江”“法治會同 每周說法”等線上普法欄目,制作發布680余期。征集作品24件參加全省“‘湘’遇非遺,法治同行”非遺法治文化作品大賽,8件作品獲獎,市局榮獲優秀組織獎。
七是涉外法治短板明顯拉長。謀劃建設以涉外法治為特色的懷化國際陸港法務區,在上級轉移支付縮減的情況下,爭取到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金融部門等建設資金近600萬元。目前裝修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力爭2月底前建成,建成后法務核心區總面積達1500多平方米。涉外法律服務從無到有,北京市東友(懷化)律師事務所落戶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與北京市京師(長沙)律師事務所聯合成立懷化首支涉外法律服務團隊,深入各產業園區開展涉外法律服務,全年承接涉外案件3件,懷化涉外律所、涉外法律業務實現“雙破零”。聘任23名涉外仲裁員,國際民商事仲裁力量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