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6-09 15:01 信息來源:懷化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福壽螺是一種水生軟體動物,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為重大危險性農業外來入侵生物之一。
一、福壽螺生物學特性
福壽螺食性廣,以植物性餌料為主,主要為害水稻、蔬菜等作物,尤其為害水稻嚴重,能咬斷水稻主孽及有效分蘗,導致有效穗減少,造成減產,嚴重的可減產20%以上。每年4-6月、8-10月是成螺產卵和幼螺孵化盛期,也是成螺和高齡幼螺集中為害高峰期。
二、福壽螺主要防控技術
針對福壽螺生命周期,要重點抓好越冬代成螺產卵盛期前的防治,壓低第一代成螺的發生量,并及時抓好第一代的防治。可以綜合采取化學、物理、生物以及農藝防治措施。
1.農藝防治技術。①消滅螺源。在春耕前清理稻田邊水溝,清除淤泥和雜草,破壞福壽螺的越冬場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殘螺量。②阻斷傳播。在重發生區的下游片區,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進水口安裝阻隔網,防止福壽螺隨流水進入田間。③排水曬田。根據初孵幼螺的抗性弱的情況,適時排水曬田,降低幼螺的存活率。同時,幼螺孵化盛期每畝撒石灰粉100-150公斤,可控制福壽螺為害。④水旱輪作。在福壽螺的新發生農田,可以結合當地實際實施水旱輪作,將水田改作旱田,結合深翻、曬田,使福壽螺缺水死亡。
2.生物防治技術。在溝渠和水稻移栽后,通過放養鴨取食幼螺,控制危害。放鴨時間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選擇中小體型,鴨齡30天的免疫鴨苗,鴨苗放養密度為20~25只/畝。在水系中,可以放養鴨群,養殖中華鱉、青魚等捕食福壽螺。
3.物理防治技術。稻田淹水后,通過在稻田中插30~100厘米高木樁、竹片等方式,引誘福壽螺在木樁、竹片上集中產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塊進行銷毀,以每畝30~80根竹片為宜,靠近田邊適當多插,方便卵塊摘除。同時,對溝渠、池塘和農田進行人工捕螺摘卵,或結合農事操作撿拾成螺、卵塊,并及時集中銷毀。
4.化學防治技術。①防治指標:水稻秧田期1~2頭/平方米,田邊卵塊1個/平方米,分蘗期3~4頭/平方米,卵塊1~2塊/平方米。②防治藥劑:6%的四聚乙醛顆粒劑、80%的四聚乙醛粉劑、5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等。③施藥時期:移栽時施藥,如螺害嚴重隔10天再施藥1次。④施藥方法:6%四聚乙醛顆粒劑每畝500克,田間均勻撒施或者拌細土5~10公斤撒施;7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或80%的四聚乙醛粉劑每畝60克兌水30公斤噴霧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