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1-10 15:28 信息來源:懷化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地區交流交往交融,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與相鄰的貴州省黎平縣、錦屏縣、天柱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等五縣統戰、民宗部門就共同打造湘黔桂邊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達成共識。
簽定合作協議,建立工作機制
經湘、黔、桂“五縣”共商共議,一致通過《湘黔桂邊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工作規則》,擬定每年召開一次聯席會議。一是進一步挖掘民族地區優秀傳統文化,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臺,推廣特色文化產品,順應多元凝聚為一體的發展趨勢,推動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二是進一步加大紅色文化資源整合力度,著力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品牌。湘、黔、桂“五縣”是紅軍長征實現偉大轉折的現場地,紅軍行進途中與苗、侗、瑤、壯、漢等各族同胞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將紅色資源集中保護利用,有利于各民族銘記黨的光輝歷史,庚續紅色血脈,凝聚民族團結力量。三是共同建立聯防聯調機制,切實維護好民族地區邊界和諧穩定。
加強合作交流,促進產業發展今年以來,湘、黔、桂“五縣”在交通、稅收、政務服務等多方面開展合作交流,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4月1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財政局、稅務局組織開展湘、黔、桂“五縣”聯合財源建設暨第32個稅收宣傳月系列宣傳活動,推動了區域財稅事業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同頻共振,央廣網、中國稅務報、廣西日報、紅網等主流媒體對此次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報道。6月30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至黎平縣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形成了區域性的湘黔桂三省高速公路走廊,極大地改善了沿線各族群眾出行條件和物流運輸條件,互相來往的各族群眾增加了數十萬人次。6月29日,湘、黔、桂“五縣”政務服務中心簽訂了“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極大的提升了辦事群眾的辦事效率和滿意度。6月1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舉辦2023年懷化夏季“村晚”·靖州旅游發展大會暨第十一屆楊梅節,湘、黔、桂“五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書,締結楊梅共富互促友好縣戰略合作關系。10月19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舉辦第三屆全國茯苓大會暨第六屆武陵山(懷化)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湘、黔、桂“五縣”專家學者和醫藥健康企業積極參展參會,共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大計。共簽約投資項目19個,合同金額37.45億元。
弘揚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學習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委統戰部成立民族文化研究課題組,組織民俗專家學者,深入湘、黔、桂“五縣”開展苗、侗、壯、瑤、漢等各民族發展歷史研究,今年5月完成《湖南鍬里地區苗侗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被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列為調研課題。10月,完成《湘黔48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調查報告》。4月29日至5月2日,天柱縣岔處鎮三門塘村舉行“四十八寨”歌節暨非遺傳承活動,湘、黔、桂“五縣”65支代表隊登臺演唱,吸引1.6萬名各族群眾觀看。8月11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在大堡子鎮巖寨村舉辦“湘黔互動?鄉情互聯”民族文化交流活動;8月29日,在大堡子鎮巖灣村百年中心歌場舉行湘黔“四十八寨趕歌場”民族文化活動;8月30日,在藕團鄉老里村舉辦“苗侗蘆笙節”活動;9月22日,在大堡子鎮大木村大貢堡歌場舉行“迎中秋、慶國慶、賀豐收”四十八寨歌會。四場民族文化交流活動邀請湘、黔、桂“五縣”民歌表演隊參加,并增加了籃球比賽、廚藝大賽、稻田捉鴨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來自湘、黔、桂“五縣”的數萬名各族同胞歡聚一堂,載歌載舞,表達黨的恩情和對祖國的美好祝愿。
做好聯防聯調,維護和諧穩定
湘、黔、桂“五縣”山水相連,習俗相近,交往頻繁。為維護好民族地區邊界和諧穩定,湘、黔、桂“五縣”把民族事務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建立了“政府主導,群眾自治”邊界聯防聯調工作機制,接邊有關鄉鎮成立邊界聯防聯調委員會,簽定《湘黔桂接邊地區人民調解“五聯”合作協議》《邊界矛盾糾紛聯防聯調協議書》《邊界睦鄰友好協議書》《平安邊界共建協議書》《護林防火聯防公約》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開展糾紛排查,對涉及湘黔桂邊界地區的動態性、苗頭性的矛盾糾紛,進行聯合研判和調處。定期舉辦省際平安建設協調和經驗交流會,互通情況,及時處置矛盾糾紛,將存在的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大堡子鎮黨委政府率先提出在省際邊界打造“六聯一共享”先行示范區,即:“黨委聯席聯議、平安邊界聯創、突出問題聯治、防災應急聯動、民族節會聯誼、和美鄉村聯建,共享發展成果”,得到相鄰鄉鎮的積極響應。6月20日,該鎮與貴州省錦屏縣三江鎮達成聯建和美鄉村協議,兩地攜手推進河道治理,清運垃圾,改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