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15 09:43 信息來源:懷化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懷化市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沅陵縣、溆浦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鶴城區等縣和火場土家族鄉,人口共16萬余人。其中火場土家族鄉有土家族4850人,占鄉總人口70.9%。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漢語稱為“土家”。其族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源于秦滅巴后,定居在湘、鄂、川、黔的巴人與漢人融合而成;有的根據土家語與彝語相近以及土家與云南部分彝族風俗相同等現象,認為源于唐中葉之烏蠻。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分為北部和南部兩個方言區。懷化市的土家族屬南部方言區,但能講土家語的極少。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仍有自己的特色。食以大米、玉米、薯類為主。土家族男子服飾與當地漢民沒有多在區別。穿多扣對襟短衣,衣料多為青蘭色土布或麻布。土家族女子穿滿襟短衣,著長褲。衣袖和褲腳口繡花邊。喜穿用布作的繡花涼鞋。婦女婚前頭發結瓣后垂,婚后將頭瓣結成粑髻。土家人大部分住在深山老林之中,住房建在山頂或山腰。且多為依山而建的吊腳樓,又木房為主,左右建有廂房(即橫屋),民間有的叫兩手推車或一手推車。住房無窗口,只是在外室后方和火床的前方各開一個尺見方的洞,稱之為“貓兒孔”。以姓氏聚族而居,外姓不得進入,即便是招郎的,也只能住在村外,稱之為“異姓不能穿宗”。
土家人婚姻,盛行姑表婚,叫回頭親?;榧抻锌藜薜牧曀祝械脑诨榍耙粋€月或半個月前,姑娘在娘家要請本村的未婚女子來陪哭。在正式結婚前兩天,姑娘在姐妹們的伴同下,要到每戶去哭,叫哭滿村人??藜抻泄潭ǖ某缓蛢热荩饕窃V說離別之情和感謝教養之恩等。
土家族古時興懸棺葬和洞穴葬,現在主要是木棺土葬。每個村寨都有祖墳山,安埋的死者,以高處為孝,滿60歲的人才能埋到祖墳山的山麓。老人死了要用香火在死者的衣服上燒些洞。土家族興敬白虎神。每家的神龕上一般供有白虎神,大年三十要抹干凈,放在桌子上,天天烘香,直到正月十五才放回神龕,稱之為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