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發布時間:2021-06-28 10:11 信息來源:懷化市科學技術局

根據《懷化市財政局關于開展2020年度市級財政資金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懷財績〔2021〕48號)要求,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20〕34號)、《中共懷化市委辦公室懷化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通知》(懷辦發電〔2020〕48號)等文件規定,對照《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表》,認真負責、客觀公正地開展2020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部門概況

(一)、部門基本情況

懷化市科技局是市人民政府組成部門,內設辦公室、戰略規劃與政策法規科(加掛資源配置與管理科牌子)、高新技術發展與產業化科、農村與社會發展科技科、成果轉化與科技合作科、科技人才與基礎研究科6個科室。下設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市農村科技發展中心。局機關核定行政編制22名、工勤編制2名,事業編制5名,現在職人員25人,其中公務員18人,工勤服務人員2人。事業人員2人。

市科技局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負責全市科技創新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和其他科技計劃,負責市級科技經費預決算和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牽頭組織全市農村和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創新工作,牽頭組織、協調促進全市產學研結合工作。牽頭組織全市高新技術研究開發、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化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全市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建議,推進全市創新體系建設。負責全市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和科技人才有關工作。負責引進國外和國內智力工作。

(二)部門整體支出規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內容、涉及范圍等。

我局整體支出規模為1237.32萬元,使用方向和主要內容、涉及范圍為人員、公用支出,涵蓋人才資源開發、科技特派員、研發獎補等方面。

二、部門整體支出管理及使用情況

(一)基本支出

基本支出是為保障局機關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支出,包括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2020年度基本支出1237.32元,工資福利支出337.01(包括基本工資支出118.7萬元,津貼補貼支出82.41萬元,獎金支出70.85萬元,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36.19萬元,基本醫療保險費支出18.53萬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支出2.84萬元,住房公積金2萬元,其他工資福利支出5.48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113.62萬元(包括辦公費支出9.43萬元,會議費支出20.98萬元,培訓費支出2.2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3.6萬元,車輛運行費支出6.82萬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15.92萬元等),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72.72萬元;專項業務費支出743.97萬元(主要包括市委市政府人才引進專項40萬元,科技特派員30萬元,劉良院士工作站30萬元,國家科技活動周“科技列車懷化行”30萬元,項目申報管理系統11萬元,對單位及個人研發獎補經費602.97萬元,),其中科技特派員、劉良院士工作站及國家科技活動周“科技列車懷化行”都單獨作了績效評價(見附件)。

為嚴控“三公經費”的使用,我局嚴格按照市紀委、市財政局有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公務接待工作管理辦法和因公出國管理規定,規范了“三公經費”開支。公車改革后,我局現有公務車輛2臺。“三公經費”中,公務接待費支出3.6萬元,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6.82萬元,出國(境)費用0元。

(三)專項支出

無。

三、部門專項組織實施情況

(一)專項組織情況分析

(二)專項管理情況分析

四、資產管理情況

我局的資產主要包括小車、電腦、打印機、傳真機、辦公桌椅、照相機等。

固定資產采購必須按制度執行,固定資產采購一律由辦公室負責,采購總額1000元以上,由辦公室和財務負責人共同采購,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限額以上的采購項目嚴格按照采購程序報批。日常辦公用品的供應、使用始終堅持“統一管理,按需分配,責任到人,物盡其用”的原則,由辦公室統一調配,建賬管理。局辦公室和財務負責人對財產進行共同管理,所有財產物品都登記入賬,填制實物登記卡片,做到賬卡相符,賬物相符。建立健全財產入庫驗收、保管、領發、使用、定期檢查、維護制度。建立健全財產損壞、損失賠償制度。對因管理、使用不善造成損壞、損失的,要追究管理、使用人員責任,區別情況作出處理,由過失人予以部分或全部賠償。

局辦公室和財務負責人作為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每年年底應對所管理的固定資產物品進行一次全面清查、核準數量,及時作好固定資產價值的增減處理,以保持賬物相符、賬目相符。辦公室、財務負責人對清查核算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盈虧要查明原因,聯合寫出書面材料,說明情況,妥善處理,向局領導報告。

四、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

一、核心指標完成情況

1.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8%,居全省二類地區前列。

2.高新技術企業新認定數。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從2019年的252家增加到2020年368家。

3.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2020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7%。

4. 獲省政府2020年度“真抓實干表揚激勵”先進并獲省政府1000萬元獎勵

二、2020年科技創新主要情況

(一)成功舉辦“科技列車懷化行”,科普惠民成效顯著

1.活動內容豐富多彩。9月3-8日,由科技部、國家民委等11個國家部委及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科技列車懷化行”在全市成功舉辦。組織了院士領銜的農業、醫療衛生、生態環境、地質、氣象等領域130余名全國知名專家和外國學者、60余名省市縣科技特派員,深入全市13個縣(市區)的鄉村(社區)、學校和企業,開展專題講座、科學普及、科技服務、醫療義診、政策宣講等300多場活動,輻射群眾10萬多人,呈現出科技專家大融匯、服務區域大覆蓋、產學研用大聯合、科普服務大收獲、宣傳報道大反響等特點,得到了部、省領導和社會各界好評。

(二)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1.著力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貫徹執行《懷化市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兌現財政獎補資金,引導和激勵全社會增強創新意識。兌現了2019年申報的三批符合獎補條件732個單位、33名個人,共計市本級財政獎補資金5528.39萬元。開展2020年度獎補征集工作,2批次市本級財政獎補資金共計5847.48萬元。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省支持企業研發財政獎補等優惠政策,176家企業進行研發準備金制度備案,同比增長36%,99家企業、2家高校、科研院所獲省級研發費用財政獎補資金750.53萬元。

2.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量質齊升。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由2019年的261家發展到2020年410家,同比增長57.1%。2020年新獲批高新技術企業163家,其中新認定130家、重新認定33家,增速45.6%,排名全省前列;總量368家,繼續位居二類市州第一、全省第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穩中有進,全年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814.2億元,增加值284.0億元,占GDP1671.9億元比重17%。全年技術市場合同成交總金額超過10.03億元。

3.大力組織實施科技項目。在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層面,先后推薦實施重點研發計劃、高新技術產業創新引領計劃、科技創新人才計劃等批次省級計劃,積極向上爭資爭項,全年共獲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198項,爭取上級資金5500萬元,創歷史紀錄。組織實施的“中醫藥制劑全產業鏈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等4個省“5個100”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全年完成投資1.33億元,完成研發投入3000萬元,項目進展順利。在市級科技計劃層面,以科技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抗擊新冠肺炎等為申報主題,組織實施科技扶貧專項、應用基礎研究、市級科技特派員專項等前資助項目50多項,滾動支持6個2017年市“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專項并兌現430萬元后續資金。“多表合一數據集中采集關鍵技術研究及其應用”等4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獎。

4.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深入實施“五溪人才行動計劃”,引進各類科技創新人才866人,其中,全職引進508人,柔性引進358人,吸引16名外籍專家來懷工作。中南橋梁公司“大跨徑施工技術及裝備科技創新團隊”獲湖南省企業科技創新創業團隊支持計劃立項。補天藥業公司獲省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項目“2020年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專項立項。科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全年引進省科技特派員53人、“三區”科技人才155人,因成效突出,懷化市、懷化職院、沅陵縣、通道縣、麻陽縣譚家寨鄉等5個單位被省委人才辦評為先進單位,6名專家被評為優秀科技特派員。

(三)依托特色產業資源,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1.爭創2家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3月10日,懷化高新區中醫藥特色產業基地、懷化洪江精細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被科技部批復為 2020 年第一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實現了零的突破。懷化高新區中醫藥特色產業基地依托正清集團、正好制藥、青風藤研究院等高新技術龍頭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形成了從中藥材種植栽培、藥物提取、中間體生產,到中藥飲片生產、藥品產業化,再到醫療器械、醫藥商業物流、健康服務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洪江精細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以“循環經濟、綠色化工、創新引領、持續發展”為發展思路,形成了以光固化新材料、新型化工中間體和新型功能涂層材料為重點的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體系,集聚了久日新材、恒光科技等一批精細化工新材料龍頭企業。

2.劉良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正清公司。劉良院士專家工作站于7月份落戶湖南正清集團,由湖南省中醫藥大學、廣東省中醫院等聯合組建,以青風藤活性成分青藤堿為核心,集成多學科先進技術,對青風藤全產業鏈深度挖掘,聚焦青風藤新開發利用、正清風痛寧優化升級與新一代產品研發、臨床適應癥及國際市場拓展等方面,打造青風藤種植、生產制造、國際發展的世界級中藥創新全產業鏈。省科技廳給予每年1000萬元連續3年支持的重大專項立項,市政府給予每年1000萬元連續5年的配套支持。

3.升創懷化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懷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經科技部綜合評估,被評為湖南省唯一的優秀園區。目前,正舉全市之力升創國家農高區,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掛帥的領導小組,以“一區一園”思路、“一主題一主導”定位、“四統四分”原則,整合鶴城、中方、高新區三方資源,強力推進創建工作,著力打造“一主兩輔三產融合”農業高新技術產業聚集示范區。

(四)創新科技服務方式,優化創新生態環境

1.強化科技金融供給。落實省科技廳與省建設銀行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引導懷化獲得省級財政科技研發獎補資金的科技型企業向建行懷化分行開展科技金融融資,21家企業獲1.12億元科技信用貸款。加強與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溝通協調,實現專利權質押貸款26筆2.6億元。長沙銀行懷化支行根據市級財政科技研發獎補資金放大授信進行貸款,100多家科技型企業授信貸款4億多元。

2.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突出科技項目承擔主體誠信管理,制訂了《落實科技創新計劃管理監督主體責任實施方案》,全面推行科研誠信承諾和審核制度,先后開展誠信審查780多家單位、1120多人次。開展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專項64項、共計3530.3萬元的績效評價。協助省廳以“雙隨機、一公開”方式,對省科技創新計劃逾期未驗收、在研、整改等38個項目開展督查,對發現問題責成及時整改。以整體評價、分類評價、單項評價方式,開展2019年市級科技創新計劃共計8280.42萬元的績效評價,確保財政資金績效性。

3.營造創新創業濃厚氛圍。全面對接國家、省創新創業大賽平臺,主辦懷化創新創業大賽,推薦參加全省大賽行業半決賽,全市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2020年組織161家企業參賽,推薦28個項目參加省行業半決賽,11個項目榮獲省優秀獎。搭建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全市入駐孵化的企業總數200多家。重點支持懷化高新區創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設立種子資金、組建導師團隊、開展豐富多樣輔導活動,孵化能力不斷提升。懷化經開區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通過科技部專家答辯,有望成為我省繼“馬欄山”基地之后第2個示范基地。鶴城工業集中區以升促建,加快轉型提質升級,升創省級高新區。新增眾創空間5家,總數達到13家。新增星創天地4家,總數達到20家。建成國省市各類科技創新平臺459家。

五、存在問題與建議

(一)公用支出經費預算無法滿足全年運轉需要;

(二)受年中追加經費影響,預算控制率未得分;

(三)建議年初預算經費安排盡可能合理一些。

                                   

                                              懷化市科學技術局                                   

                                                 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