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懷化市國防動員辦公室

      首頁 > 政務公開 > 規劃計劃

      懷化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發布時間:2024-01-01 10:14 信息來源:懷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3年12月25日在懷化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懷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馬  源

      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指導下,認真執行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批準的《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市政協的重大建議,深入實施“五新四城”戰略,堅決打好打贏“發展六仗”,著力抓好穩經濟政策舉措落實落地,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轉型加快、穩中向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6%,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4%,服務業增長6.1%;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4.8%,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6%,其中產業投資增長2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9%,其中非稅占比29.9%;進出口總額增長121.6%;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下降至14.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2%、7.6%;城鎮新增就業3.72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0.4%;萬元GDP能耗下降5%;糧食產量39.2億斤。

      需要說明的是: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全國全省均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在復雜嚴峻的形勢下,我市涉及經濟實際增長以及與經濟增速相關的10項指標,與預期目標存在一定差距:GDP主要由于規模工業下滑拉低了增長;服務業主要由于居民服務業工資收入下滑拉低了增長;規模工業和制造業主要由于市場需求不振、水電生產大幅下降拉低了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主要由于全省投資下行、房地產需求萎縮和項目入庫趨嚴拉低了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由于汽車等大宗消費需求減弱、電商零售數據外流拉低了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由于房地產、水電等骨干稅源萎縮和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等因素拉低了增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由于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增收乏力拉低了增長。但也要看到,市委、市政府精準開展運行調度,更大力度推進擴投資、促消費、強產業、優環境,GDP、固投、進出口、社零等多個指標增長態勢快于全省、名列前茅,物價、就業、減排等指標均圓滿或超額完成,為“十四五”后半程順利實施提供了重要支撐。取得當前成績實屬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1.聚焦總量增量質量穩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鞏固。持續開展“貫徹二十大 錨定新目標 奮力闖創干”活動,完成“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4次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42個省重點項目、329個市重點項目、十大基礎設施和十大產業項目分別完成年度任務131.9%、114.5%、104.4%和126.9%。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2.83億元,發行專項債券89.1億元。開展“消費提振年”系列活動800余場次,發券2600萬元撬動消費13.78億元。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17億元。貸款余額增長14.8%,貸存比72.5%。市場主體凈增3.69萬戶,新增“四上”企業475家。新引進“三類500強”企業項目28個、“湘商回歸”項目243個。

      2.聚焦流向流量流效建陸港,對外開放高地初見雛形。省考核16項主要指標全部完成。出臺懷化國際陸港建設促進條例。入選國家復合型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國家糧食物流關鍵節點城市。陸港項目一期完成投資24.3億元,實施臨港產業項目19個。箱包皮具產業僅半年時間簽約落戶34家、總投資超30億元。開行國際班列455列。深化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合作,累計開辟出海口4個、內外貿線路77條,集結分撥覆蓋12個省份和省內9個市州,外貿往來176個國家和地區。成功舉辦湖南(懷化)RCEP經貿博覽會、湖南RCEP糧食安全合作交流會暨湖南(懷化)米粉節。實際到位省外境內資金增長2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422.5%。

      3.聚焦延鏈補鏈強鏈興實體,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在全省率先編制現代化產業體系三年行動計劃,新型顯示、箱包皮具、中醫藥三條產業鏈入選全省重點布局。興湘高新標載板項目開工,洪康新材料藥玻、鴻新實業硅砂提純、恒光科技離子膜氯堿等項目正式投產。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8.6%。商貿物流產業增加值增長11.6%,新增A級物流企業12家。旅游“金三角”加快建設,成功舉辦第二屆旅游發展大會,接待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分別增長44.19%、41.18%。醫藥大健康業綜合總產值增長16.2%,引進“三類500強”企業6家。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千億大關,“兩品一標”農產品達390個。老撾萬畝水稻基地開創與東盟糧食安全合作懷化模式,得到老撾國家副主席巴妮?雅陶都的充分肯定。“五好園區”建設扎實推進,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5.1%,畝均稅收、畝均生產總值均增長15%,雨溆工業園等合作共建園區加快發展,新晃產業開發區獲批省級化工園區。

      4.聚焦區域互聯互融共治理,城鄉協調發展穩步推進。省發改委正式批復鶴中一體化發展規劃,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鶴中一體化發展促進條例三審。十大鶴中一體化建設項目順利推進。靖黎、芷銅、官新高速建成通車,G209高堰路至鴨嘴巖三段合一工程開工建設。深入實施“一迎三創”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溆浦、辰溪獲批縣城城鎮化建設省級試點。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5.28萬人,創新實施易遷后扶“安心工程”,成功舉辦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現場會,獲評全國首個以工代賑成效明顯市、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先進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共五美”模式向全國推介。完成糧食播面462.42萬畝。

      5.聚焦“兩山”理念轉化優生態,綠色低碳成效更加彰顯。出臺碳達峰實施方案。構建生態產品全產業鏈金融支持框架體系。有序推進通道碳匯交易、靖州林下經濟經營權、芷江水權改革,林權抵押貸款機制入選全國林業改革發展典型案例。57個已明確投資主體的風電項目有序推進,辰溪12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五強溪水電站擴機工程建設進入全面投產發電關鍵時期。沅陵、芷江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土綠化提質41.45萬畝。中央、省交辦督辦突出環保問題整改完成年度任務,空氣質量優良率95.7%、排名全省第2,國、省控斷面均達到Ⅱ類及以上水質。

      6.聚焦激發動力活力促改革,創新創業環境不斷優化。58項經濟社會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持續深化“三集”“證照分離”等改革,項目落地平均時間較2022年減少19天。穩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公立醫院薪酬制度等改革,有效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林地等“三權分置”改革。城市信用監測排名進入全國前89名、居全省第2位。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大湘西區域中心揭牌運營。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8個、“揭榜掛帥”項目9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42%、居全省第1,全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83件、增速排名全省第1。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8家,高新技術企業達524家。全市全職引進高層次及急需緊缺人才146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478人。

      7.聚焦群眾所需所盼辦實事,人民生活品質明顯改善。民生投入占比保持在75%以上。省市18件44項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完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6.8%,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4.03萬人。新增公辦教育學位2.74萬個。獲批籌建懷化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懷化市精準醫學中心正式掛牌投入運行。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650元/月、5052元/年。創新“四轉四打包”政府債務風險化解模式。主城區居民用氣成本降低0.34元/m3。啟動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839套、棚改1831套。95個保交樓項目房屋交付率93.3%。社會治安狀況評價全省第一。創新安全生產“八項機制”,未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和非生產經營性事件。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之年。《綱要》實施兩年多來,雖然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市遭遇了抗疫三年來的最嚴峻疫情、最極端的高溫干旱天氣、最嚴重的水電資源緊張,困難和壓力超出預期,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多數目標指標達到預期進度,重大戰略和重點任務穩步推進,經濟綜合實力繼續增強,朝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懷化目標持續邁進,人民群眾對《綱要》實施以來取得的成效滿意度較高,總體上取得了較好進展。《綱要》提出的5大類26項主要指標中,產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對外貿易依存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幅、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縣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地表水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比例、森林覆蓋率10項指標可順利完成,占38.5%;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人均預期壽命、每千人擁有三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9項指標通過努力可完成,占34.6%;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研發經費投入增長、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能源綜合生產能力6項指標完成存在困難,占23.1%;最終消費支出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1項指標省市層面不再統計,占3.8%。2021年以來全市累計實施重點項目992個,完成重點項目投資2060.09億元,成為支撐有效投資和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但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體現在:經濟總量偏小,縣域經濟整體偏弱,城鎮化水平較低;工業化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引領性的產業集群尚未形成;資金、用地、用能、物流等生產要素成本偏高,產業生態、高端人才、服務平臺等敏感要素相對缺乏;財力水平偏低,政府債務化解壓力較大;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仍有不少短板等等。以上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和主要預期目標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懷化國際陸港融入共建“雙通道”起步之年,也是攻堅“十四五”、謀劃“十五五”的關鍵之年。從外部環境看,隨著貨幣政策收緊、貿易增長疲軟以及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下降,全球經濟恐難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9%。從國內看,得益于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高效的產業政策,今年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明年政策發力仍將適當靠前,新增發1萬億國債資金效應釋放,預計國家還將圍繞新增中央投資、產業發展、化解地方債務、新型城鎮化、創新消費場景、全國統一大市場、欠發達地區常態化幫扶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增長環境優于今年。從省內看,全省已經構建4×4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明年將出臺系列支持政策,謀劃推進一批傳統產業煥發新生、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的重大項目,進一步深化園區管理制度改革,繼續推動小微產業鏈三年倍增計劃,創新高負債背景下基礎設施項目推進模式,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在積累增多。從全市看,省里支持懷化打造五省邊區區域消費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將懷化定位為湖南融入面向印度洋國際陸海大通道節點城市,在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國際陸港及口岸平臺建設、湘渝黔桂滇五省(市區)協作機制共建等方面給予了政策傾斜和扶持。隨著市委六屆三次、四次、五次和六次全會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全市聚精會神謀發展、心無旁騖抓落實的氛圍進一步形成,將迎來重要歷史發展機遇期。

      2024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和市委六屆三次全會以來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實施“五新四城”戰略,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保持追趕上升勢頭,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在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進程中展現新作為。

      2024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服務業增長6.5%。主要考慮:我市經濟正面臨結構性減速壓力,今年存在低基數效應,明年實際動能有所承壓。綜合研判當前經濟形勢,并與市第六次黨代會和市委六屆歷次全會相銜接,6%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務實穩健的,有利于將精力集中到提高發展質量效益上來。

      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6.5%,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主要考慮:今年入庫規模工業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7月以來規模工業當月增速連續5個月排名全省第1位,明年興懷二期三期、超威二期、享懷箱包等一批制造業項目即將投產,預計明年水況改善將帶動水電發電量提升,有條件保持一定增速。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其中產業投資增長10%。主要考慮:我市瞄準已出臺投資政策以及可能出臺的后續中長期國債政策,已經做好了對接預案和項目儲備,目前已上報儲備增發國債項目382個、專項債券項目183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401個,加上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加大重點領域投資,必須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和項目建設強度。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主要考慮:今年以來各項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刺激消費全面回暖,隨著加油站稅控系統全面實施,新增一批大宗商品零售單位入統,出臺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實施方案,社零的支撐作用將得到進一步增強。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其中非稅占比控制在30%以下。主要考慮:明年“5+10”現代化產業體系項目建設全面發力,稅源提升“十大行動”持續推進,新增中央投資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將培育一批財源新增長點。

      進出口總額增長60%。主要考慮:我市加強貿易通道建設,提升通關效率,推動班列開行數量穩步增長,辦好系列經貿活動,支持企業境外拓市和跨境電商發展,外貿形勢將持續向好。

      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下降至14.7%。主要考慮:陸港支持政策落地落實,物流基建項目加速推進,實物貨運量增長明顯。明年省里將優化我市班列開行補貼方案,推動物流成本降低。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8%。主要考慮: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隨著加快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有效催化鄉村就業、收入等結構性調整,支撐農村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速。

      城鎮新增就業3.4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主要考慮:我市圍繞產業鏈構建就業服務鏈成效明顯,明年“人力資源超市”上線,將助力企業穩崗擴崗,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主要考慮:今年全市保供穩價措施有力,各類物資供應總體充足,基本生活商品供給穩定,明年有望延續態勢,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

      萬元GDP能耗下降3%。主要考慮:“十四五”期間規劃目標下降14.5%,2021-2023年已累計下降13.9%,后兩年僅需下降0.6%。考慮我市低能耗產業正在興起,2024年能耗降幅控制在3%。

      糧食產量39億斤以上。主要考慮:我市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較為穩定,只要不出現大的自然災害,糧食生產能力將保持穩定。

      三、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和措施

      1.深度融入共建“雙通道”,實現陸港能級新躍升。開工建設鐵路專用線及配套工程、包茂高速國際陸港互通,抓緊建設多式聯運中心、高標準倉儲基地、RCEP商貿綜合服務大樓。加快建設箱包皮具產業園、綠色食品產業園和中國供銷?三農產業園,開工建設懷化國際陸港糧食物流加工產業園,規劃建設湖南?東盟合作示范產業園。編制全市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爭取懷化國際陸港納入國家骨干物流基地紅線范圍,加快颶速、順豐等復合型冷鏈物流平臺孵化培育。融入面向印度洋國際陸海大通道建設,深化與滬昆鐵路沿線樞紐城市合作,推動湘鄂贛三省焦柳線、滬昆線上的城市貨源在懷化集并,創新“運抵直提”等模式,深入推行“多關如一關”,全年發行國際班列600列以上。出臺支持懷化物流企業實現品牌化發展以及發展冷鏈卡班的扶持政策。積極建立湘渝黔桂滇五省(市區)地市間協作機制。

      2.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塑強經濟增長新動能。圍繞打造先進制造、商貿物流2個千億產業和文化旅游、醫藥大健康、現代農業3個五百億產業目標,進一步抓好10條產業鏈建設。以興懷二期三期達產達效為契機,推動新型顯示產業規模能級躍升。加快箱包皮具生產加工、研發設計、配件制造、電商銷售等環節建設,全力打造“國際箱包之都”。推動廣藥集團、修正藥業在懷投資項目落地,打響“懷六味”區域公用品牌。抓緊推進荷力士儲能集成、創宇超級電容電池、東方電氣裝備制造等項目,打造新一代新能源及其裝備產業走廊。用好“五張清單”機制,加大鏈主企業扶持力度,力爭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00家,組建產業聯盟3個以上。先行先試園區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調區擴區,力爭園區畝均生產總值、畝均稅收均增長12%以上。開展“智賦千企”行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全力打造旅游“金三角”,力爭接待游客86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70億元。

      3.推進鶴中一體化發展,構建區域融合新格局。強化系統集成,持續推進鶴中一體化十大建設項目和十大改革創新。大力推進高鐵新城、仙人橋高端商務區開發。加快懷芷快速干線施工,確保G209改道西線工程開工、G209高堰路至鴨嘴巖三段合一工程完工,完成錦溪南路、正清路、湖天南路、順天大道等6條主干路提質改造,開工建設主城區至中方縣城供水主管網連通西線工程,建成人民公園、植物博物園、舞水公園。放大“136”融資模式效應,定期向政策性金融機構推介項目。深入開展“一迎三創”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推進17個社區完成便民生活圈建設。“一縣一策”分類推進縣城和中心鎮建設,補齊縣城交通設施、園林綠化、舊城改造等短板,構建以縣城經濟為龍頭的“一縣一業”產業格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1個百分點以上。

      4.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拓展有效需求新空間。依托“雙通道”優勢,促進輕工紡織、箱包鞋服、日化用品等國際國內商品消費集散,形成海鮮、熱帶水果、進口肉類等新消費品類。圍繞打造區域消費中心目標,推進體育中心、鶴鳴洲區域文旅化改造,加快舞水國際休閑度假綠廊項目開發包裝,煥新重塑火車站中央商圈,謀劃建設高鐵新城樞紐集散型商圈,打造智慧商圈、數字商超。開展非遺點亮主城區行動,打造悅麓里美食街、市博物館、詩安體驗基地、國際陸港文創園等一批非遺活化區,積極探索消費新模式新場景。建立政府性投資項目全周期管理機制,持續做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和增發國債項目儲備申報。力爭實施市重點項目346個,完成年度投資573億元。推進沅辰高速建成通車,加快建設張官高速,力爭溆洞、安溆高速以及沅水金紫至洪江四級航道建設項目開工,加快辰鳳、洞天高速前期和芷天高速入網入規工作。抓緊推進辰溪12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持續跟蹤推進懷桂鐵路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修編。

      5.培育壯大開放型經濟,提升外貿發展新成效。出臺支持懷化生產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相關政策,積極引進湖南財盛、岳陽觀盛、湖南建投國際貿易等省級重點外貿供應鏈企業。積極爭取國際陸港經開區、溆浦產業開發區適用自貿區政策支持,加快申建指定監管場地、臨時開放口岸及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著力培育跨境電商、數字貿易、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鼓勵引導麻陽藍鳳凰等農業龍頭企業建設特色農產品出口基地,發展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推動“懷品出海”。深化與東盟國家的農業合作,積極爭取設立雜交水稻東盟研究分中心,在老撾建設育種基地,發展糧油產品進出口雙向貿易。力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5%、對外實際投資額增長100%,外貿依存度達到7%。扎實開展“招商引資年”活動,深化招商大使常態化對接聯絡機制,全力辦好第十一屆全球湘商大會,創新辦好“滬洽周”懷化專場、RCEP系列招商推介活動,新引進“三類500強”企業項目30個以上。

      6.提亮高質量發展底色,厚植生態文明新優勢。積極爭創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立生態產品總值(GEP)評價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探索將核算基礎數據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開展縣鄉村三級核算試點,加快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發布生態產品目錄清單,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一體化服務平臺和生態信用體系建設,推動靖州林下經營權、芷江水權、會同林權試點形成全國首創性成果。爭取與省內高水平學術機構合作共建懷化“兩山”學院。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分步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建立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加快通道、沅陵省級林業碳匯試點工作。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做好存量風能資源測風勘測,推動增量配電改革試點園區、產業園區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爭取遵義至吉安天然氣長輸管道懷化至衡陽段盡快啟動建設。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決抓好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鞏固空氣質量達標成果,確保全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均達到Ⅱ類及以上。做好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完成國土綠化57萬畝,完善生態環境補償、損害賠償、資源有償使用等制度。

      7.持續深化各領域改革,激發創新驅動新活力。深入開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動,確保高頻事項90%以上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持續深化“三集”審批,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程電子化,大力推廣“湘易辦”超級移動端。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公平競爭審查等制度,梳理編制民營企業支持政策手冊,發放第三批企業家綠卡。深化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持續開展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繼續推進產業園區運行管理、市場化招商、產業鏈“鏈長制”等改革。加快懷化高新區和新晃縣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試點建設。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550家以上。健全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加快形成“科技—產業—金融”成果轉化良性循環,確保技術合同成交額占GDP比重3.8%以上。

      8.全方位推進鄉村振興,繪就和美“湘”村新畫卷。認真落實“一戶一畫像、一戶一套餐”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模式,深入推進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安心工程”,持續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推廣新型農村集體經濟8種模式,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大力開展以工代賑賑濟模式創新拓展,爭取全國全省以工代賑現場會在懷化召開。堅決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持續開展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60萬畝以上。全面實施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三年行動,加快舞水灌區項目前期。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發展茶葉、竹木、蔬菜等特色產業,打造“懷鄉懷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完成570個“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持續開展“十百千萬”和美鄉村示范創建,推進“三湘護農”專項行動。

      9.不斷織密民生保障網,滿足美好生活新期待。按時保質完成省市重點民生實事。建設國際陸港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萬人。著力打造區域教育中心建設,積極申報第三批國家產教融合城市。加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啟動實施重點專科建設行動攻堅行動,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先導區建設。加快建設“三館一院”,爭取雜交水稻發源地博物館和高廟遺址博物館項目納入文化傳承發展“專精特新”工程。提高“一老一小”服務能力,建設一批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46個、城市危舊房1435套。城鄉低保提標增幅2%以上。穩妥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債務和金融風險。做好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處理,全面完成保交樓任務。加強消防、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杜絕較大以上事故。深化平安創建,抓好食品安全、信訪維穩、治安防控等工作。持續做好保供穩價,落實價格管理措施,確保物價總體穩定。

      各位代表,2024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自覺接受市人大的指導和監督,虛心聽取市政協的意見和建議,埋頭苦干、奮勇前進,深入實施“五新四城”戰略,全力推動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為湖南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作出新貢獻!


      懷化市2023年主要指標預計完成情況

      及2024年主要預期指標方案

      主要指標

      2023年

      計劃

      2023年完成

      2024年

      計劃

      1.地區生產總值增速(%)

      7.5以上

      5.6

      6以上

      其中:第一產業(%)

      4.5

      3.4

      4

      服務業(%)

      8.1

      6.1

      6.5

      2.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

      8.5以上

      4.8

      6.5

      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速(%)

      12以上

      6.7

      7

      3.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10.5以上

      7.6

      8

      其中,產業投資增速(%)

      13以上

      22.4

      10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9.5以上

      9.2

      7左右

      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

      8.5以上

      3.9

      6

      其中,非稅占比(%)

      30以下

      29.9

      30以下

      6.進出口總額增速(%)

      100以上

      121.6

      60

      7.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

      15.2

      14.9

      14.7

      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7.5以上

      5.2

      6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9以上

      7.6

      8

      9.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萬人)

      3.6

      3.72

      3.4

      城鎮調查失業率(%)

      5.5左右

      5.3

      5.5以內

      1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3以內

      -0.4

      3以內

      11.萬元GDP能耗降低(%)

      3.2

      5

      3

      12.糧食產量*(億斤)

      38.5以上

      39.2

      39以上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自拍偷区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大香人伊一本线| 91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