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4-28 16:14 信息來源:懷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懷化使用“機器管招投標”現場。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楊伶霞 通訊員 劉空軍 劉偉 懷化報道
4月21日,湖南省發改委在其官網發布關于印發《湖南省“機器管招投標”項目負面清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標志著湖南自今年2月推行“機器管招投標”以來,就此再邁大步。
面對新情況,懷化將如何應對?前期試行“機器管招投標”的進展和效果如何?為接下來大規模推進“機器管招投標”積累了什么經驗?近日,紅網時刻新聞記者就此對懷化市招標投標服務中心主任宋清進行了專訪。
積極適應新形勢 壓實責任保落實
《通知》明確提出了“機器管招投標”項目的5類負面清單,并提出,“凡屬本負面清單內的項目,可不采用‘機器管招投標’方式實施;凡不屬本負面清單的項目,應當采用‘機器管招投標’方式實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宋清介紹,為不折不扣落實好《通知》要求,懷化將從加強政策學習與宣傳貫徹、壓實招標主體責任、強化全流程智能化監管、明確責任分工四方面執行。
在加強政策學習與宣傳貫徹方面,就是組織專題培訓和發布配套文件。由市發改委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牽頭,組織相關行業行政監督部門、招標人、代理機構、投標企業、評標專家等學習負面清單內容,明確禁止性條款,重點解讀“機器管招投標”系統如何通過數據比對、智能分析等技術手段識別違規行為。市發改委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出臺本地實施細則,明確負面清單的適用范圍、違規行為認定標準及處理流程。
在進一步壓實招標主體責任方面,參照《招標人主體責任清單》,細化招標準備、實施、履約等環節32項責任,杜絕規避招標、虛假招標等負面行為;對招標代理機構,通過負面行為清單明確23項禁止事項,強化專業服務約束。
進一步強化全流程智能化監管則包括招標文件備案審查、開評標環節實時監控以及中標后履約跟蹤等。首先,通過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自動篩查招標文件中是否存在排斥潛在投標人、設置不合理門檻等違反負面清單的條款。然后,運用區塊鏈技術固化投標文件,防止篡改;評標過程中,系統實時分析專家評分合理性,對傾向性打分或超時評審發出預警。最后,通過物聯網、大數據比對合同與實際施工信息,防范“中標后轉包、違法分包”等負面清單行為。
最后,將責任進一步明確。市發改委統籌協調政策落地,監督負面清單執行情況;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技術系統改造及數據對接;行業行政監督部門按職責處理本領域違規行為;市紀委監委對公職人員未按負面清單招投標等行為進行監督。
運行一個多月 已有6個試點項目完成開評標和發放中標通知書
懷化市“機器管招投標”系統自2025年3月試運行以來,已掛網招標項目10個,涉及住建、工業、交通等3個領域,已有6個試點項目完成開評標和發放中標通知書,成效顯著。
大幅提升開評標效率。主要表現在縮短評標時間、快速解密與開標、智能輔助評審等方面。
宋清介紹,傳統模式下需6小時以上的評標工作,在“機器管招投標”系統中僅需1.5小時以上完成,效率提升約70%以上。如溆浦縣消防二站項目作為首個“經評審最低價法”進行評標,16家單位參與投標,評標時長由傳統6小時壓縮至1.5小時,效率提升3.3倍。
部分項目在10分鐘內完成投標文件解密,15分鐘內完成開標流程。系統自動處理90%以上的標準化評審內容,專家僅需復核機器無法判定的部分,大幅減少人工工作量。
極大增強公平公正透明。一方面,杜絕人為干預,系統固化評審規則,全程留痕,有效防止“打招呼”“暗箱操作”等行為,真正實現“打不了招呼,打了招呼也沒用”。另一方面,減少了自由裁量權,通過預設的量化指標和算法匹配,避免專家主觀評分偏差,確保評審標準一致。再者,防止了“蘿卜招標”,系統自動匹配資質和業績要求,杜絕人為設置不合理條件,確保公平競爭。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了企業成本:投標文件編制時間從3-7天縮短至1天,減少標書制作和代理成本。
吸引更多投標人:2024年全市施工項目31宗,投標單位294家,每宗不足9.5家,而目前已開標試點項目6宗,投標單位達到397家,每宗達到66.2家,是傳統模式的7倍。如沅陵縣老舊小區外城市改造項目施工吸引115家投標單位。
促進全國統一市場:系統支持信用評價互認,推動跨省投標,如京昆古驛道自駕游線沅陵示范段沿線節點景觀及旅游配套設施提升工程項目吸引18省市區112家投標單位。
推動數字化轉型。主要表現在從招標文件編制、投標、開標到評標,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減少人工干預;省級系統在各市州成功部署,實現全省數據互通,形成統一監管體系。
積極探索 為大規模推進“機器管招投標”積累豐富經驗
懷化市作為湖南省“機器管招投標”改革的重要試點城市,其試運行階段積累的經驗為全省大規模推進“機器管招投標”提供了寶貴參考。宋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智能化流程顯著提升效率。實現流程標準化與自動化相結合。“機器管招投標”系統通過數字化、模塊化的招標文件范本,將傳統人工編輯轉變為“填空式”操作,招標文件制作時間從2-3天縮短至2-4小時,投標文件制作周期從1周減至1天,專家評審時間節省三分之二。系統還實現遠程解密投標文件(如115家單位僅用18分鐘完成解密)和自動評標,大幅縮短開評標周期。
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系統覆蓋從立項到合同履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數據自動關聯、校驗和預警功能,確保交易各環節透明可追溯,減少人為干預風險。
切實有效遏制招投標亂象。極大壓縮自由裁量權。系統固化否決投標條款和評分標準,評標專家的自由裁量空間被壓縮90%以上,并通過機器自動評標與專家復核結合,減少主觀評分偏差。
實時智能預警圍標串標行為。通過大數據分析投標文件相似性、IP地址異常等,系統實時預警圍標串標行為。同時,投標企業資質、業績等關鍵數據由系統自動匹配,避免“量身定制”招標條款。
健全跨部門協同與制度保障機制。懷化市建立多部門協同機制,明確水利、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領域首個項目必須采用“機器管招投標”,并通過運行監測調度組收集問題、優化系統功能。同時,嚴格規定“應進必進”項目必須使用該系統,違規者招標結果無效。同時,系統對接審計、紀委等部門數據,實現交易全流程智能監管。例如,“信用+招標代理”場景試點通過信用數據動態管理招標代理機構,強化失信懲戒。
“懷化市的試運行經驗表明,‘機器管招投標’的成功推廣需依賴技術革新與制度改革的深度融合,包括流程標準化、跨部門協同。這些經驗為后續大規模推廣提供了可復制的‘懷化樣板’,也為全國統一大市場背景下的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提供了實踐路徑。”宋清說。